有温度的教学 ——新生研讨课课程建设讨论会召开

03.12.2015  10:18

清华新闻网12月3日电 11月24日下午,“有温度的教学——新生研讨课建设讨论会”在工字厅东厅会议室召开。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热能系教授姚强、机械系教授曾攀、外文系教授曹莉、社科学院教授吴彤、微纳电子系教授刘玉玺、计算机系教授邓志东、水利系教授林斌良、生命学院教授陈应华、经管学院教授雷家骕共10位新生研讨课教师和工物系、环境学院的教师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新生研讨课建设,提升研讨课质量,如何将有温度的教学进一步推广,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领略到清华名师的风采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教务处处长郑力出席讨论会,副处长苏芃主持会议。

与会老师充分肯定了新生研讨课的模式和效果。尤政院士作为上课次数最多、开课最持久的新生研讨课教师,首先交流了自己的新生研讨课《宇航技术的发展与微小卫星》的情况。该课程内容前沿、教学方式灵活,尤政指出其每学期的课程内容都会根据科研的最新发展进行调整,教学方式有讲授,有讨论,有参观,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习热情;课程促进了教学相长和朋辈学习,同学们提出的很多问题也引发了教师的思考,甚至可以发展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围绕同一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讨论学习,互相之间启发思路,引发思考。讲授研讨课也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尤政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经验应用到专业课和研究生课,比如在这些课上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交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寻求答案。

其他老师纷纷就自己的课程设计、多年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感受进行了分享交流。姚强谈到,上新生研讨课的最大收获是感受到了集体学习效率高于个人学习效率,并在其他课上引入了集体作业的模式,让同学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成效。吴彤谈到,小班的研讨课让学生和老师很容易相互熟悉并建立较密切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在课程结束后依然持续,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相长。陈应华等多位老师提出,新生研讨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设计以启迪思维、培养兴趣为主。大一新生在很多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上一般都缺乏系统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兴趣,兼顾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刘玉玺、曾攀、邓志东等多位老师提到有些新生经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后,因对所涉领域的浓厚兴趣而转到相关院系,或者课程结束后继续跟随研讨课老师做相关的课题研究,也有学生读研时选择了相关的研究方向。

与会教师对新生研讨课的进一步建设也提出了建议。姚强谈到,研讨课让学生有了一种崭新的学习体验,但希望这种学习体验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持续加强;林斌良谈到学校应该加强讨论课教室资源建设,雷家骕和尤政提到增加新生研讨课学时学分,曾攀提出增设新生研讨课助教和相关资源的建设。曹莉建议要加强文科的新生生研讨课建设等。

副教务长郑力代表教务处向各位老师在新生研讨课教学中的奉献表示感谢。郑力说,跟学生一起成长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当前我校教学改革的方向非常一致,希望更多的老师投入到新生研讨课的教学中。教务处会认真考虑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新生研讨课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持。

新生研讨课自2003年首次开设以来,在师生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每年开课门数稳定在70门左右,选课人数1200余人次。与传统课堂相比,新生研讨课以其小班规模、前沿专题、师生互动、学科交叉等显明特点,深受同学喜爱。

供稿:教务处 学生编辑:小 奇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