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人袭击黑人教堂案开庭 嫌疑人视频出席听证会
枪击事件犯罪嫌疑人戴伦·鲁夫(中)出席听证会(视频截图)。 新华社发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黑人教堂枪击案19日举行首次听证会,犯罪嫌疑人、21岁白人男子戴伦·鲁夫借由视频连线出庭。庭审中,多名受害人亲属悲痛落泪。
美国总统奥巴马同一天说,这起血案表明种族主义的“疫病”在美国仍然存在,国会应当放行更严格的枪支管控提案,解决枪支泛滥问题。
当天的听证会为保释听证,持续14分钟。犯罪嫌疑人鲁夫在两名看守护卫下,从关押地借由视频连线方式出庭。他身穿囚服,全程低垂着头,只在法官戈斯内尔问他是不是没有工作时回答了一句“是的,先生”。
庭审中,多名受害人亲属依次发言,一些人难掩悲痛的同时却选择给予鲁夫宽恕。
“我承认我非常愤怒,”在枪案中痛失妹妹的布朗说,“但她教会我,我们是用爱构建起的家庭,仇恨在我们这里没有生存之地,因此我们要(选择)宽恕。”
74岁遇难者西蒙斯的孙女说,受害人亲属在法庭上宽恕鲁夫的做法表明,受害人“以往的生活充满爱,他们的(精神)遗产也将被爱包围,因此仇恨不会得逞”。
法庭上,鲁夫的家人也通过律师首次发表声明,向受害人亲属致以最深切的同情和慰问。“言语无法表达我们的震惊、悲痛和难以置信,”声明说,“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感到悲伤和不知所措。”
鲁夫当前受到9项谋杀罪名指控,一旦成立可能获判极刑。当天的听证以法官判定鲁夫不得保释、继续羁押而告终。美国司法部发言人皮尔斯说,检方目前正从多个角度调查这起枪击案,包括涉及“国内恐怖主义”。
“这起令人心碎的案件无疑是想在社区里制造恐慌,”她说,“司法部正从所有角度对这起犯罪行为展开调查,包括是否系‘仇恨犯罪’以及是否涉及恐怖主义。”
奥巴马当天在“美国市长会议”期间说,这起教堂血案提醒人们,应当对种族主义保持警惕。
“枪手显而易见的动机提醒我们,”奥巴马说,“种族主义仍然是我们必须一起对抗的一场疫病。”
针对枪支泛滥问题,奥巴马曾在2012年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后高调抛出综合性控枪提案,但法案在拥枪团体的大力游说等重重阻挠下未能在国会获得通过。
在谈及2013年超过1.1万名美国人死于枪支暴力时,奥巴马再次呼吁施行更严格的控枪举措。“在地球上的其他发达国家,你不会目睹谋杀以如此规模和频率上演,”他说,“每个国家都有暴力、心怀仇恨或心理不稳定的人。不同的是,并非每个国家(的人)都能如此轻易获得枪支。” 据新华社电
黑人教堂血案定性 凸显美国司法双重标准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白人枪手鲁夫血洗黑人教堂惨案发生后不久,案件就被初步认定为“仇恨犯罪”,而美国公众、尤其是黑人群体和穆斯林群体普遍认为案件应属“恐怖袭击”。这一定性在美国引起激烈讨论,凸显出美国政府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持有双重标准。
当地专家介绍,“恐怖袭击”与“仇恨犯罪”的定义十分相似,都是鉴于某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动机的基础上袭击特定人群来达到造成恐慌的目的。两者不同的是,“仇恨犯罪”通常被定义为传统犯罪行为并附加上对某一人群的偏见,多为事先没有准备的自发行为,而“恐怖袭击”则是事先有缜密安排的攻击行为。
在这一案件中,鲁夫的室友向当地媒体证实,鲁夫长期深陷种族隔离思想,曾声称要发动一场“美国内战”。鲁夫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传过一张照片,照片中他身着带有明显种族主义标志的外套。舆论普遍认为,各种迹象表明此案有预谋,符合“恐怖袭击”特征。
在美国历史上,这些由白人至上主义者所犯的案件最终都未被定性为“恐怖袭击”,比如威斯康星州锡克教寺庙惨案。在2012年8月,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在威斯康星州一座锡克教寺庙大开杀戒,打死6人并重伤3人。
相反的是,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以及上月初发生在得克萨斯州的枪击案,犯罪嫌犯均是穆斯林,联邦调查局立即将案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研究美国社会白人至上思潮危害性的学者锡米指出,美国主流社会普遍认为,“恐怖袭击”都是由“外人”发动的。暴力袭击都被认为是由精神错乱的枪手发起的孤立事件,没人会认为这些暴力活动与新纳粹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极端思想有关联。“一旦嫌疑人是穆斯林身份,人们就立刻将独立的案件和极端宗教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