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上半年调整疏解25家市场
深化改革看亮点
不予新设立业务达2170件、关停退出污染企业174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25家……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落实、加快推进的关键一年,2016年上半年本市坚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调整疏解25家商品交易市场
2014年本市制定出台《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去年新修订的禁限目录,再次提升禁限标准,超一半行业被禁限。两年以来,本市一直严格落实禁限目录,上半年全市不予办理的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2170件。自2014版目录发布以来,累计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已达1.5万件。
今年,一般性产业的疏解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上半年,本市累计停产了174家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制造业企业,其中完成退出的有98家;调整疏解了25家商品交易市场,其中拆除市场9个,疏解商户9318户,涉及从业人员19196人;清退转型升级16个,疏解商户2946户,涉及从业人员10384人。
另外,本市还研究制定了城六区重点区域统筹疏解治理和产业提升的初步方案,城六区以点带面联动疏解,如西城区的动批天皓成市场、海淀区的“e世界”等,都将转型成为金融创新中心。
明年西城全部完成批发市场疏解
关于核心区的产业疏解,“动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志事件。截至目前,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已经累计完成9家市场、24.3万平方米的疏解升级,其中撤市16.3万平方米,升级8万平方米。今年,西城区将基本完成“动批”和天意市场(阜外店)的疏解,全面启动官园批发市场、万通小商品市场等疏解,同时推动马连道地区市场主体及周边业态转型升级。
到2017年,西城区全部完成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任务。疏解之后的“动批”,将实现新业态聚集,主要以科技、金融、设计和公共服务类业态为主。
昌平“五管”压减流动人口8.1万人
“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对于人口调控的原则,如是总结。未来,本市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以强化人口服务管理,优化人口布局,不突破2300万的“天花板”。
作为全市唯一人口倒挂区,昌平区探索了一条成功的人口调控机制,建立了以“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体经济合同、管低端产业”为核心的“五管”工作体系。截至目前,昌平区制定出台了疏解功能、调控人口、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文件30个,10类专项台账动态挂账9164项,已销账6679项,销账率达到72.9%,压减流动人口8.1万人,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今年下半年,昌平还将在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创业、整合公益性岗位开展网格管理、健全人房业动态监测体系方面探索创新。同时将倒排10类专项台账销账进度,重点督促5个有形市场、22个工业污染企业、33个非法办学机构、1656户无证无照经营商户的清退工作,确保挂账项目10月底前全部销账。(来源:北京青年报记者:林艳 董鑫 赵婷婷)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