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工商所对接“疏解办”,“三步走”促非首都功能疏解

16.08.2015  02:49

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各部门的协同中处于枢纽的位置,也是市场主体准入的“第一道门槛”,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8月14日上午,大红门工商所参加了在地区疏解办召开的座谈会,就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问题展开研讨。目前,该项工作进展明显,大红门地区已关闭5家市场,共计疏解达13000人。近期,鑫海宏都鞋城和方仕鞋城2家市场与金隅集团租赁合同到期即将关停。大红门地区现有活跃市场45家,其中服装批发9家、面料批发15家、窗帘布艺批发市场8家、鞋帽批发市场4家、小商品及其他市场9家,相关经营户约25000个。按照疏解办要求,这些市场被分为三类:一类是各种手续齐全、且没有在疏解产业目录中的市场,可以对原有市场进行升级改造;第二类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经营不善的市场,将进行改造后重新开放;第三类是存在违建的市场,将直接进行拆除。 工商所表示,将结合自身职能“三步走”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第一步,全面排查,清除虚数。将梳理各市场内商户持照情况,坚决查处市场内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经营行为,集中清除市场内虚数;第二步,控制增量,消减存量。严格落实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并对已列入疏解范围内面临拆除的第三类市场,坚决不予以登记,争取实现市场内商户零增长和负增长,推动相关市场搬迁疏解;第三步,积极作为,促进优化。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配合,推动市场转型升级和业态结构调整,同时结合自身职能,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新银发时代 享品质生活--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商务之窗
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第一批)正式发布
  今年是北京市开展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宣贯工作的第4年,自2016年北京市商务局将相关行业236个标准规范分11个行业(业态)汇编成册以来,已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召开系列宣贯会93场,共1.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