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鉴定

18.01.2016  18:04

清华新闻网1月18日电 (记者 刘蔚如 )1月15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电机系孙宏斌教授团队完成的“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鉴定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等出席鉴定会。 

由电机系孙宏斌教授团队完成的“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鉴定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记者 张 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孝信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华北电力大学杨奇逊院士和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李立浧院士,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湖南大学罗安院士,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宋永华院士,东北电力大学原校长穆钢教授,河海大学副校长鞠平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委员。

杨斌致辞。记者 张 宇

杨斌在致辞中代表邱勇校长和清华大学对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孙宏斌教授是学校中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既是长江学者,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带领团队完成的“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经历了20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希望各位专家进一步指导项目组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周静讲话。记者 张 宇

周静表示,科技成果鉴定是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部一直在探索结合国家有关要求和高校成果的特点,做好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使高校的科研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清华大学“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希望各位专家对项目的创新点凝练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多提意见和建议。

孙宏斌在鉴定会上作工作报告。记者 张 宇

孙宏斌在鉴定会上作工作报告,从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情况、研制思路与过程、推广应用、国内外技术对比、国际影响力和成果特色与创新点等方面介绍了该成果的情况。他表示,该成果的取得,需要攻克四方面的技术难题:一是电网结构变化时控制系统结构的自适应调整问题,二是多级控制中心的分布式协同控制问题,三是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弱网的电压大幅度快速波动和联锁脱网问题,四是考虑大规模预想事故集的巨型电网安全和经济协同控制问题。项目组成员郭庆来副教授、吴文传教授分别作项目技术报告和用户报告,张明晔博士、王彬博士分别宣读了查新结论,并进行应用展示。项目组成员们还回答了专家们提出的问题。

经讨论,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重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电力系统电压控制领域的发展与技术进步,一致同意通过鉴定。专家们表示,该项目成果已经在我国大部分网省级电网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推广应用,在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节能减排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成果已经在北美最大区域电网PJM成功应用,填补了北美在该领域应用的空白,是我国先进大电网控制系统首次输出北美,具有里程碑意义。专家们还建议项目组进一步开展电网自动电压控制和自动发电控制协调的研究。

“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经历20多年研发,攻克了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从单控制中心到多级控制中心、从常规电网到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从中国电网到北美电网应用中的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了复杂电网自律协同电压控制的技术体系和标准,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项目经历了14项国家级课题,申请发明专利近90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境外专题特邀报告20余次。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处长刘爽,清华大学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燕、电机系系主任曾嵘教授、电机系张伯明教授等出席了鉴定会。

编辑:蕾蕾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