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教师培训】田菲: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12.09.2016  12:40

  [编者按]2016年新教师入职培训集中教学环节已接近尾声,7天的学习培训经历在这些新农大人中引起良好反响,本网将刊发几位教师代表撰写的培训心得体会,以为交流。

  田菲,水院水利工程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澳大利亚CSIRO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我校2016年引进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

  非常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岗前培训机会,真的非常接地气。在为期7天的培训时间内,从柯校长的第一讲,到教务处长、院士、教学名师、宣传部长等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内容非常丰富,不论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报告,学校表达的核心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学校文化、融入农大文化,成为一名有责任担当的合格的农大教师。

  面对一群鲜活的充满朝气和梦想的学生,我们该如何不忘初心、引领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学生和老师应该是什么关系?孩子们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农大,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多过陪父母的时间,耳濡目染、师生互相影响。美好的校园时光,至少于我们老师,孩子们就是亲人了。亲人之间不仅关切、也苛责,不仅有牵挂、也有期待。用心引领,学生们的付出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阔,我们老师成全了他们;学生们做的优秀,我们老师也收获颇多,学生也成全了我们。纵然过程艰辛,但最终的良性相互成全一定会让我们的校园文化越来越美好。从校长到院士、教学名师,还有我们各个院系优秀的前辈,为农大的发展都做出他们自己的贡献,农大的发展史上也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作为我们青年教师,在不久的将来,又能为我们农大留下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位值得思索的问题。

  实践教学期间,我们还参观了节水灌溉、林下产业和农村农业博物馆、农村建设示范区。我们不仅近距离地了解了美丽新农村建设,也对高效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技术及需水量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们深刻体会到农村就是一个大讲堂,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青年教师,我们更需要深入到农村的第一线,去学习、调研、实践!虽然美丽新农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取得很多佳绩,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楼房令人羡慕和留恋,我们的“三农”建设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留守老人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生态环境的问题等等。水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虽然农田灌溉功不可没,由于水资源紧缺,势必要求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但现阶段节水农业的推广依旧很难,节水的投入不会使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大量增加,虽然节水有更多的生态效益,但在农民看来这种投入不划算,普及率较高的节水操作方式还比较稀少。所以需要研究具体的农民沟通技巧、社会调查方式以及农民参与方式的问题。当下的节水灌溉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需要我们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促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所以,希望我们新教师能够深入农村农业发展的第一线,进行一些更接地气的研究,为新农村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