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胜利告慰逝者 以历史启迪未来

13.12.2015  03:03
原标题:

  新华网南京12月12日电(记者蒋芳、蔡玉高)12月13日,凄厉的警报声将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于耳畔,在将雪未雪的冬日街头,佩戴起紫金花的南京人又矗立街头,回首这座城市78年前最惨烈的历史。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举国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用胜利告慰逝者的同时,灾难历史再一次警醒国人,民族伤痛决不能重演。

   公祭效应凸显 凝聚国人精神

  75岁的倪乃先近日又一次来到南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厅内,她看见父亲倪征燠生前使用的打印机等展品摆满了一个展柜,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

  倪乃先的父亲倪征燠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组成员、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曾参与土肥原贤二等甲级战犯审判。“父亲临终前嘱我‘妥为保存’遗物,如今能让后人从参观这些实物中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也圆了父亲的夙愿。”

  去年2月27日,我国立法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去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国人以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

  据不完全统计,首个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1000多万人次参观者走进纪念馆。

  “参观人数的跳跃式增长,是国家公祭日带来的效应。”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这进一步表明公祭日的设立深得民心,高规格的公祭仪式产生了极强的正能量,促民众回溯历史、不忘屈辱。

  国家公祭的举行,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日,法国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将自己创作的南京大屠杀专题油画《暴行》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想通过这幅画作告诉世界,一定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走进世界记忆 启迪人类未来

  巴黎时间10月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在总共47个入选项目中,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

  历史不是抽象的符号,战争的梦魇并未远走。战后70年,二战题材申遗热的背后,凸显反思战争对当下国际社会的现实意义。

  “南京大屠杀发生已经过去78年,申遗成功证明,这段苦难的记忆不仅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华民族,而是需要全人类普遍警惕、传承的历史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说。

  12月11日,《南京大屠杀辞典》等多部南京大屠杀历史书籍在南京首发,关于南京大屠杀文字史料已多达5000万字。据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京大学。如今,4000余万字、78卷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世界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集。这为二战历史研究留下了宝贵财富。

  在纪念馆广场上,有一块沉重的黑色大理石,上面用各国文字写着“遇难者300000”,起初只有3种文字介绍,如今已经发展到了11种。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这也意味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正在回归到世界人民的记忆中。

   灾难不容忘 胜利当巩固

  12月7日,耗时1年多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竣工开馆,举行“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主题展开展仪式。展览多处采用了“矩阵式”“组合式”的设计理念,处处彰显胜利元素,令参观者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以胜利为主题的新馆落成,是对所有被日本帝国主义屠杀的同胞们最好的祭奠。”张建军表示。

  对年近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而言,随着12月13日临近,她的心情愈发沉重。78年前的这个日子,南京城破,本应安享天伦之乐的幸福一家9口人,转眼间便只剩下她和妹妹。灾难的记忆几乎耗干了老人的泪水。

  令夏淑琴倍感欣慰的是,去年12月13日,我国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今年我国又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特别是“9·3”胜利日大阅兵,虽然眼睛不太好,老人却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国家强大了,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老人感慨地说,“看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逝去的亲人也能安息了。”

  13日,我国将迎来第二个国家公祭日。朱成山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用胜利告慰逝者的同时,也提醒世人唯有通过不懈奋斗,才能更好地巩固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

  冬日南京街头,市民们将紫金花佩戴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生生不息的四瓣紫花,是对罹难同胞的纪念和对和平的信念。

  (用胜利告慰逝者 以历史启迪未来——写在第二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