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决定人类命运

07.05.2015  11:48

  编者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道德意识,“仁爱万物”、“协和万邦”的道德情怀,“和谐共生”、“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正是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启迪人们认知并掌握人和自然万物的本性,树立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追求。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了培育生态文化的重要性。生态文化如何培育,如何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撑?文化版特约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哲夫的文章,阐释他对培育生态文化的理解。
  
  一句话引起的思考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战争更可怕。它的特点是找不到具体的敌人,喝着亲人敬献的毒酒慢慢走向不归。二十多年前我曾在一首拟散曲中这样感慨:
  
  吸髓土,嚼山骨,噬林水。兀那个暴燥的黄河也风流败,淌不尽的长江也清纯坏。郁郁的拽不住一水的黄苦红哀,恨恨的羁不住满目的枯朽衰微。这幽都本是造化手里最后的一张牌,没奈何也成了马王堆。细抚襟怀,才知道肥今瘦古,冠猴沐虎,方信了青剥碧坠。河尚在,水土溃,江未老,色先衰。人为财死,日日每每都有一把拭不尽的黄泥泪。鸟为食忙,年年代代悉要欠一笔吃不消的大慈悲。
  
  灭水妖,吃秽鬼,屠污怪。说不得十万熊罴将在外,既到泉台不知斩得闫罗末?莫非喝了孟婆茶,有志诛獠,胡不披甲胄?有八面神威在,频频的号角摧,猎猎的旌旗摆,何不拜一个造福当今泽厚未来的大钟馗?莫若我辈,权充陈毅帐下一名小校尉,使两只锐眼辨是非,用一管铁笔陈利害。借天水,洗地埃,身纵碎,心不悔。铁钩银画力透纸背,堂堂正正,做一个当代硬铮铮激浊扬清的勾魂鬼。
  
  二十年后,我又曾多次表述自己的忧虑:清澈河流、蔚蓝天空、绿色山川是过去自然的常态,河流变色、大气污染、生态破坏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污染面前,视若无睹,习惯成自然。无是非观念、无道德判断、无行为准则,在泛娱乐化面前,一切似乎都不在话下。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正逐日逐年地演进着。环境保护和治理已经远非强化环境意识那么简单。对此我借用并篡改孙中山先生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环保尚未成功,大家仍须努力。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这句话霎时击中了我,也击中了中国环保的要害。
  
  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主持环保会议,出台了这样一个决议,意味着中国环保的春天要来到了。倘以反腐力度抓环保也许真能切实解决问题。再说了,环保不是一件悲天悯人、居高临下、我佛慈悲的事情,它不仅是一件人人都关注的公共事业,更是一种个人的自救行为。受此触动,我必须要写点什么。
  
  苟不教,性乃迁
  
  记得看过一部西片,片中男主角揭露了一个惊天的阴谋:不是上帝而是魔鬼创造了智慧的人类,以横生的欲望诱使人类狂妄,并借助智慧的力量使之无度繁衍、发展、壮大。地球被榨干吃尽之日,便会倾全力向天空进军,可一举摧毁上帝的天国。
  
  遗憾的是,上帝识破了魔鬼的伎俩,赐给人类一个轻飘飘的灵魂。灵魂使人类瞻前顾后不再受欲望和智慧的诱惑,而开始运用良知的力量对抗狂妄与邪恶,从而使魔鬼遭遇了空前的敌人,诡计因此破灭。
  
  窃以为,欲望驱动下的智慧,在不受良知约束的情况下,其为恶的力量十分巨大,说它是魔鬼当不为过。希特勒、热核武器、铁血杀戮、无度掠夺、细菌武器、污染生态、破坏环境等等,过去与现在,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今天看到并津津乐道的人类文明,便是具体灵魂力量的综合体现,是文明与野蛮博弈的结果。换言之,一个不文明的国家肯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国家,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肯定是一个野蛮的民族。无论世界还是中国,要想走得更踏实更持久更良性,取决于文明的程度,而文明的核心支撑便是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逆生长的。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若以百岁为人类文明的寿数,那么我们国家正值壮年。三皇五帝时期怕只有半岁?春秋列国也无非只有两岁,还属于玩兴正浓、打打杀杀的孩提时期。
  
  只是,孩提时期的我们先人,却早就明白“人欲横流”如江河漫漶,若不能有机约束、良性禁制、使百川为之入海,万脉为之归经,是要成灾和生病的。于是便有了种种软的硬的、好的坏的、是的非的、人文的、自然的、医药的、饮食的等等经验主义的总结,各种循循善诱,诸般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婆心,以及冷烈无情的“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的说法、倡议、约定、契约、清规、戒条、律法、手段等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例如:猎不能孕兽、樵不得根绝、渔不许及幼、食物十八反、中药配伍忌、婚配要出五服、长幼有序、尊卑有矩、君君臣臣、仁仁义义……等等,不一而足。
  
  以现代爷的流行说法,也即消极的一面,是方便了那时的统治,积极的一面也可说限制了人欲横流,保护了生态世界。事实上,这一切的一切,是文明之初的雏形,是灵魂逐渐丰满的姿态,是学步时的蹒跚,是长大时的情节和故事,更是欲望被克制被升华时拧出的螺旋。
  
  如《三字经》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大白话往往有大智慧。现代爷爱乐呵,拿着iphone、坐着飞机、说着带色的段子,笑话强绳记事、披星戴月、羽书驿马,以嘲讽的嘴脸笑话先人。殊不知先人朴诚,是人之初的本色,是中华文化根脉的起先。生长到现在,天整霾、水弄污、土染坏,吃无安全吃,用无安全用,连呼吸都成问题,急需现代爷认真思考。
  
  这些年我们究竟是长大成爷了?还是变得更孙子了?是更善了还是更恶了?是更文明了还是更野蛮了?或者是野蛮过头?抑或是文明误导?甚或是灵魂与肉体错位?不能不佩服我们先人的智慧,我们今天所遭遇的难堪、尴尬,其实早被先人料中。性恶论或性善论姑且不管,追根溯源,恰好应了《三字经》中的后两句:苟不教,性乃迁。
  
  生态文化需要培育
  
  如同环境文学,包括环境保护、环保部门以及各种环保组织,原本人类的字典中没有这几个词,“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的表述也是从无到有的。它们都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应运而生的产物。无论是环境文学还是生态文化,要点都在培育二字,因为过去没有,或是纵然有也不自觉很微弱的缘故,所以才要进行培育。
  
  我曾经乐观地断言21世纪将是一个环保的世纪。环境文学必将成为文学的第一主题。原因在于,生态文化以及环境文学是因环境危机才浮上水面的。生态文化与环境文学,其实就是生存文化与生存文学,环境一旦溃灭,社会以及学科统统都会殉葬,必将成为一切人文学科的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呐喊异乎寻常地微弱,很快淹没在金粉繁华物欲横流之中,并被边缘化。
  
  我曾呼吁中国作协或是环境保护部门成立相关环境文学协会等管理部门,以大力促进环境文学的发展,把现有的老中青散兵游勇网罗和组织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培育环境意识,启蒙生态文化。
  
  温水煮青蛙已经成为环境污杂对人体侵害的一种形象比喻。锅子如同环境,而人的欲望似水,各种自觉与不自觉的破坏和污染行为,则是点燃的薪柴。每一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往这只锅子的底部添柴煮自己。
  
  人与生俱始,便会与三座大山为伴,一是消耗和浪费掉一座资源大山,二是排泄和制造一座垃圾大山,三是直接和间接的不良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大山。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个人构成整体。吃、穿、住、行、嗜好、用度等,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是供与需的关系,所以人人脱不了干系。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人类命运的文章,其间谈到不良的生产方式取决于不良生活方式。古人的取一瓢饮与今天的各种水的大销售,不可同日而语,过去生产各种自行车和现在生产各式汽车,其资源消耗与环境贡献,也有天大的不同。所以我认为 “培育生态文化”是对环境污染行为的釜底抽薪,是从培育人类良好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入手的根本意义上的解决。
  
  我有白话汤头饕餮吃字歌诀曰:说吃咱就吃,天上的星星,它吃北斗呀;能吃咱就吃,地上的人们,是吃地球的。靠山咱吃山呀,叉子扎来刀刀剔;靠水咱吃水呀,吸光吮尽不留滴。靠着铜墙咱吃铁壁,靠着情人咱吃仇敌。让吃咱要吃,不让吃,咱也得吃。古今中外,一日三餐,人人都要吃。东西南北,二话不说,先得吃。吃得咱人类社会八面威风有功绩,吃得那自然世界九九归一受打击,吃得那物华天宝十室九空天荒寂。寻死无树可上吊呀,哭啼眼里没泪滴。吃天吃地吃世界,最后剩下吃自己!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人类的虚荣心使人类失去了痛觉神经,如同章鱼那样时时每每都在快活地自噬而不自知。万类皆备于人类巧取豪夺的信念,给人类现代文明的遮羞布镶上一道血腥而华丽的蕾丝花边。吃五谷杂粮菜蔬之类是天然合法的,以杀生而养生也是合情合理的,江河可以拉撒,森林可以砍伐,鱼儿可以捕捞,野兽可以杀戮,鸟儿可以网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天吃地只是要吃的文明一些,原本无可厚非。然而,最富幽默意味的是人类的百无禁忌。四条腿的除了板凳不吃,两条腿的除了自己不吃,其余的统统都吃,而且吃得极尽残忍之能事。
  
  地球如同驴身上的活体那样被人类一块接一块地剜去吃掉,生物和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同水和空气那样即将丧失殆尽,人类的生存权利如同被砍伐的树木被污染的江河那样已经所剩无几。人类歌中常唱,书中常写,口中常说,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野兽离不开山林,却总忘记人类其实更离不开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却完全可以离开人类。
  
  我有古风写到吃小老鼠:“鼠婴颜色芙蓉冻,软腻嫩滑美人同。褒姒三笑社稷空,夜郎八荒华夏穷。盘间盏际卧虎熊,齿缝箸隙走蛇虫。五湖四海入酒盅,千娇百媚葬腹中。发家也惧时崩峒,为政何堪频分洪。富贵最恨忧国梦,风流从来血染红。翩然锦绣去惊鸿,如画江山已自宫。玛雅埃及楼兰东,楚歌声中又秋风。眼前鼠目寸光人,终成幽州台下翁。”这样的饮食文化不改变,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如何改变这一切,则需要从小处培育和大处倡导。不值得害臊,因为这样,对大家都好。
  
  相关链接
  
  生态文化保护实践一览
  
  茶马古道生态文化区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旅游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茶马古道等地域以古丝绸之路生态文化遗产和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等为载体,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形成了多元化和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区域。
  
  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是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于1995年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建立的,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全世界的生态博物馆已发展到300多座。
  
  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依山而建,位于平均海拔约2000米的高山上,自然条件贫乏,水资源尤其匮乏。然而这里土墙茅房,原始古朴,当地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妇女纺纱织布,画蜡刺绣。整个苗寨保持了完整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深厚。
  
  徽州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在徽州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区域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表现形式,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整体性保护工作。
  
  徽州文化是徽州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徽州人传承自身文化传统的方式、思想和观念等。徽州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城镇规划、村落布局、徽派建筑、商贸习俗、宗法制度、佃扑制度、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盆景、徽州戏曲、新安医学、程大位珠算法、歙砚制作、节俗、方言等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这些文化表现形式在实验区内均有体现。(wp)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