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近8000亩湿地公园打造首都西南“生态绿肺”
中新网北京新闻3月29日电 近日,在被誉为“北京城之源”西周燕都遗址区南侧,总投资超20亿元、占地近8000亩的琉璃河湿地公园已基本建成。这将是北京市西南最大的湿地公园,如一块“生态绿肺”,扮靓了遗址区周边的环境。
琉璃河湿地公园尚未完全建成,已有“贵客”前来探访。近一个月以来,已有200多只天鹅飞临,觅食、洗澡,歇够了再继续北上。
“环境清幽、水面开阔,食物也很丰富,天鹅可真会挑地方。”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钟震宇说,未来预计会有更多鸟类来此栖息,“1600余亩水面,适合鸿雁、黑鹳等候鸟;18000余株乔木,能吸引来柳莺、八哥等小型鸟聚集”。
园内除了一湾碧水,还围绕河岸建有栈道、小径总计30公里,以及3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从空中俯瞰,整个公园犹如一条蓝绿交织的水晶项链,装点着西周燕都遗址。未来在琉璃河工作的考古专家,累了便可以步行到公园里看水、赏花、观鸟,回望历史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
公园依托大石河而建,园内建有多个人工池塘,可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湿地填料的吸附、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削减污染,从而稳定河道水质、保护河道水生态系统健康。此外,园内7.8公里的循环管线,也能让上游来水在公园内实现多重净化,彻底“洗澡”后再去滋润下游。
大石河是房山的“母亲河”,但在历史上,这条大河沿线存在污水偷排等问题,水质曾是劣五类。2017年,房山区启动了大石河治理工程,如今水质已提升为准三类。
目前,大石河流域已建成截污管线约150公里,同时兴建了28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21.79万吨,每天可向河道内补给高品质再生水14万吨。再加上每周监测一次的51个水质调查断面,以及“区-镇-村”三级河长的监管,管住了污水。在生态修复方面,大石河沿线建成了红领巾、夕阳红等多个公园,并大面积种植荷花、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
除了好水、美景,琉璃河湿地公园内还有望植入与西周燕都遗址有关的文化元素。近日发布的《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中提到,将组织专家了解大石河和遗址的关系。
房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琉璃河湿地公园将设置宣教区,让民众在游园过程中,感受西周燕都遗址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