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海南发展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
16.05.2018 08:23
本文来源: 林业网
海南岛四面环海,是中国第二大岛,也是中国面积最大与最典型的湿热带地区。
短短30年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从建省之初的31.7%提高到2017年底的62.1%;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98.16%。海岛恢复了热带天然林的原貌,溪流重现潺潺流水。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与1987年相比增长了22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5%;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为2000万人次和1938万人次,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6745万。
海南大学一项研究测算,按照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防护和森林游憩等8个方面14个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海南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已高达2528.3亿元/年,相当于2017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4462.5亿元)的一半多。
经过“天保人”二十年的共同努力,还给了海南人民一片青山绿水,也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了生态保障。
海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表率
海南省现有热带天然林面积989万亩,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的中部,对涵养全岛水土、维持全岛生态平衡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被誉为地球 “肺脏”的热带雨林,既具有陆地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又是全球最稀缺的森林资源之一,仅分布在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西非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等地区,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在极快的速度剧减,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十项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因此,海南恢复并发展的989万亩热带雨林,显得尤为珍贵,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热带生物“基因库”。
建国初期,海南岛拥有天然林1800万亩。1958年,为满足国家建设对木材的需求,海南相继建立16个森工采伐企业,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优质木材。至1979年,天然林面积锐减至570万亩,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为保护、恢复和发展海南热带天然林,海南省人大在1993年颁布了《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1994年1月1日,海南在全国率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省林区、林场实施森工转向,广大职工干部在没有经济来源、生存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做出了最大的牺牲,义无反顾地承担了保护海南天然林资源的责任。
1998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海南正式启动,全省4个林区、7个森工林场,共计面积688.5万亩,被纳入了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给天然林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1999年2月,海南省人大通过《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把建设“生态省”计划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经过海南全省林业系统的共同努力,热带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林分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原来的旱、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保障了全省的农业生产。
霸王岭林业局局长吴先明介绍,该林业局始建于1957年,初期主要是为国家生产木材。1994年停止采伐。2000年起,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如今的霸王岭天保工程区,已成为海南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确保海南省农牧业稳产高产的西部天然屏障。“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2017年接待游客近8万人,景区门票收入225.7万元。我们正规划建设霸王岭雨林氧吧小镇、游客服务接待中心、白石潭度假休闲区和科普教育基地。
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空气产品。据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均远超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标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
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习近平总书记这话,是海南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尚方宝剑,也坚定了海南林业人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决心。
天保工程为林区职工脱贫提供致富渠道
海南省天保工程实施的范围,即以尖峰岭林业局、霸王岭林业局、吊罗山林业局、黎母山林业局、抱龙林场、猕猴岭林场、卡法林场、南高岭林场、毛瑞林场、保梅岭林场和白马岭林场共11个森工企业为工程实施单位,工程区总面积699.0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689.00万亩。
天保工程建设涉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天保工程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各项建设相对滞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天保工程建设和林区社会发展,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并出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天保工程建设和林区社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省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林区职工安置、职工社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等工作,确保了天保工程顺利实施。
海南省天保区的天然林,全部为禁伐区,通过加强森林管护、实行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森林面积蓄积量明显提高。据调查统计,天保工程区内有林地面积从2000年的591.16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683.7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87.38%增加到2018年的98.16%,森林蓄积量从2000年的4458万立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7090.4万立方米。区内曾遭受破坏的林相,已逐步恢复热带天然林原貌,面临断流的溪流重现潺潺流水,到处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美好景象;森林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一些几乎灭绝的物种逐步繁衍,种群数量日益增多,林区内飞禽走兽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恢复和发展。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最著名的是黑冠长臂猿和海南坡鹿,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四大类人猿之一,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1980年黑冠长臂猿只剩下7只,目前已经发展到4群24只;海南坡鹿是海南特有鹿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76年只剩下26只,目前种群数量已达到1600多只,并实施了坡鹿野外放养和异地繁殖工程,已有130多头坡鹿重新回归大自然,这一工程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
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全省11个森工企业的5139名职工得到妥善分流安置,职工工资待遇基本接近当地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大大促进了天保工程林区社会稳定。
2011年,天保工程区实现职工全部参加了社会保险,参保率100%,缴费率100%,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剥离学校、医院,豁免金融债务,减轻了企业负担;普遍应用“无人机”、“奥维森林巡护系统”、GPS等现代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进行森林管护,改变了实施单位森林管护手段落后局面,提高了综合管理能力;完成95个森林管护站建设,其中新建62个,完善33个,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就近护林的森林管护站格局,为加强森林管护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至2018年,有8个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利用国有贫困林场中央扶贫补助资金0.25亿元,开展饮水安全、危旧房改造、林区公路和农贸市场等8个项目建设。11个天保工程单位利用中央和省财政资金1.1274亿元,完成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任务5637户,实现了每户职工有一套坚固宽敞住房的目标。
此间,全省11个森工企业,也由原来的依靠砍伐木材收入为主,转变为依靠多种经营收入为主。目前的林区,积极发展小水电、经济林种植、森林旅游、林果采集、林下种养等多种经营,形成了适应生态保护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一是加快森林旅游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加快开发景区景点,深入挖掘森林文化,积极发展森林食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目前天保工程区旅游年收入达1295万元;二是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水电设备改造升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林区水电年收入达1463万元,三是橡胶、松脂等林副产品产量年收入达869万元;四是加大苗圃资金技术投入,切实提高种苗、花卉、绿化苗木的科技含量,花卉苗木年收入达316万元。
按照天保工程有关改革要求,海南省已将林区森林公安过渡为公务员,并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林区学校、医院已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同时,按国有林场改革的要求,各实施单位完成了林地勘界测量、人员情况核实、遗留问题清理、改革成本测算等基础工作,2017年138名职工顺利转入事业编制,目前国有林场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
总之,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持续恶化向逐步好转转变,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稳步复苏转变。天保工程的实施,催生了一大批以天然林保护、森林旅游为题材的生态文化产品,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工程实施成效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天保、支持天保、参与天保的良好局面。最为突出的是天保工程区的林业案件和森林火灾明显减少,当地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靠山吃山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烧山狩猎等不良习俗得到根本扭转。
可以说,天保工程建设,取得了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社会行动于一体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者 邓丽君 王爽)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6.05.2018 08:23
天然林保护工程,20年收获了什么?
攀枝花,英雄树。林业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树铭赴山东省检查调研森林防火、造林绿化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中国林业网5月14日讯 5月7日至10日,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