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小流域新添5条

14.08.2015  06:36

  图为已建成的门头沟下韦甸小流域。

  京报网讯(记者 朱松梅)炎炎盛夏,海淀西部山区的北安河小流域却充满茵茵绿意,连空气里都透着清凉。往日的荒山上,干涸的山泉恢复了潺潺细流,青绿的杏子挂满枝头。修整护坡、加固水坝、栽种树木、截污治污……本市水务部门对小流域逐一进行综合治理,截至8月初,延庆、怀柔和海淀三区县新添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水质达到地表三类,符合饮用水源标准。

  本市山区是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承担着涵养水源的任务,密云、怀柔、官厅三大承担城市供水任务的水库也都位于山区。

  只有山区的小流域恢复了生态清洁,大江大河才能保持水流清澈、充足。但本市不少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存在点面源污染。

  从2013年起,本市启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对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进行同步治理。北京市水保总站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小流域治理的具体措施多达21项,主要包括封育保护、污水处理、排洪渠、防护坝、梯田整修、节水灌溉、整修护坡、改厕、配置垃圾处理设施、沟道清理、湿地恢复等。治理后的小流域恢复了生态清洁,出水水质达到地表三类,也就是饮用水源标准。

  展开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图,记者看到,此次新建成的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中,除了延庆高庙村小流域和海淀北安河小流域之外,其余三条位于北部山区的怀柔喇叭沟门乡和琉璃庙镇。

  “以前山上树少田多,一下雨,泥沙就被冲到河里,河水都变黄了。”怀柔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二台子、大甸子和龙泉峪3条小流域治理工作启动后,8公顷挂坡地被改建成了梯田,河流周边也栽种了1700多棵树苗、播种了6000多平方米草籽。又修建了两座污水处理站,每天处理污水40吨。

  植物的根系牢牢握住泥土,减少了3000公顷水土流失面积,从前直排入河的村庄污水被处理站尽数收纳。这样一来,山上流下的“黄泥汤”变作了道道清流,郁郁葱葱的树木也阻挡了北部风沙的南下,成了京城北部的绿色屏障。

  据统计,新建成的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5万村民因此收益。

  除了保水,生态清洁小流域还带火了不少山沟沟的经济。此外,密云、平谷、房山等9个区县的28条小流域也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恢复生态清洁。

  名词解释:生态清洁小流域就是指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沟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行洪安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内,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小流域。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