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三个特点

29.12.2014  15:04

      我校大学生态环保活动,经历了1984年开始的绿色咨询活动、1997年的首都大学生“绿桥”活动、2007年的全国青少绿色长征活动,至今跨度30年。30年不间断的绿色历程,成为北林大一批批青年学生的青春印记,也是北林大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有力见证。 北林大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体现出了三个特点。

 

      一是以“理念为先导”。自90年代后期,提出“红绿相映,全面发展” 的育人理念,致力培养兼具“红色思想”和“绿色情怀”的青年学生。“红绿相映,全面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一个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进行理念的解构和解读,不断深化理念的内涵与深度,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引领风气之先。

 

      二是以“品牌为牵引”。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品牌意味了公信度、覆盖面与影响力,是绿色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的集合体。北林大的绿桥、绿色长征等活动,经过多年不间断的绿色历程,打造成为学校生态环保活动的品牌项目,发挥牵引作用,带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

 

      致力绿色教育,提升环保素养。连续9年邀请2千余名环保社团指导老师及负责人参加培训。每年在公园、街道开展绿色咨询50余场,绿色支教960余学时,参与绿色夏令营的中小学生每年达到了500人次。

 

        致力绿色实践,参与生态建设。从2003年学校开始营建 “首都大学生青春志愿林”,目前共计五千余亩。每年学校暑期实践团奔赴各地开展“绿色长征”,和40余所高校环保社团一起,在“雪域高原”进行高原生态考察;奔走“西北荒漠”、“东北林海”,调查农村生态环保优秀案例;穿梭热带雨林与黄金海岸进行科考探险。

 

        致力发展绿色文化,引领社会公众。创作了一批如《树说》、《》等生态艺术作品。聘请李谷一、朱军、林丹等70余位文艺体育明星担任“绿色志愿大使”。同时,倡导“A4210好习惯养成微行动”。

 

      三是以“组织为保障”。北林大发起成立的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之家等组织,为绿桥、绿色长征等品牌项目提供了有效的人才资源支撑与组织动员助力。通过更得力的工作队伍、更广阔的工作平台保障北林大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北林大提出了政府支持、高校实施、企业参与、NGO配合、媒体互动的“五方联动”机制,为环保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学校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了“地球奖”、“中华宝钢环境奖”、“母亲河奖”、“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奖”、保护母亲河行动15周年特别贡献奖、福特汽车环保奖、全国保护母亲河五周年集体成就奖、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五周年优秀项目奖、全国首届鄂尔多斯生态环保奖、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中国拜尔青年环境使者等众多国家级环保大奖。(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