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生态安葬比例将达到30%

26.03.2015  19:19

  本报讯(记者兰洁)生态安葬将是今后北京市殡葬改革的重点方向,今年全市生态安葬比例将达到30%,并初步设定到2020年生态安葬目标将达到50%。

  在今天的市民政局清明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副巡视员王琦表示,近两年北京市大力推出节地生态安葬,是今后殡葬改革的重点方面,“一方面呼吁党员领导干部在生态安葬上做出垂范,目前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已经做了生态墓园的试点,在后山地区,占地1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初具雏形,今年下半年将全面开放。同时,平谷区一家农村公益性公墓也将在今年进行生态安葬,而且全市相关区县已经在今年下达了生态安葬的指标”。

  目前,本市的生态安葬主要有5种方式,包括立体安葬即壁葬,有长青园公益性立体安葬等;骨灰撒海;骨灰深埋,有八宝山人民公墓的怀思阁等;树葬,主要有长青园骨灰林基地、长安园骨灰林基地、景仰园骨灰林基地;花葬,有丰台区的思亲园骨灰林。从近两年的数据看,北京市生态安葬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去年万元以下墓地安葬数量有4200余份,占比达到约28%。

  王琦说:“一开始全年的骨灰撒海量只有100多份,近两年都突破了1000份,去年共有1700余份逝者选择撒海,今年1至3月份骨灰撒海登记量已达到800份。长青园骨灰立体安葬也比较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希望今后能够在墓地中种植更多的树木、花卉,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环境。”下一步,本市还将制定生态墓园建设标准,目前已由市殡葬协会拟定标准草案,准备申报材料,并申请立项。

  另据记者了解,去年全年共取缔非法公墓3处,包括昌平华夏龙苑、通州张家湾村墓地、门头沟小北牙思念园,就地封存已安葬墓穴806座,拆除墓穴1800座;迁移散坟3000余座。今年清明,北京市民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将联合多部门,对墓区内部安全、墓园周围殡葬用品市场秩序等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主要针对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违规经营、擅自开展殡仪服务、制造及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火化区遗体土葬、违法兴建殡葬设施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