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了,高原就能留住人

17.11.2015  08:03
西藏阿里狮泉河盆地植树十余年
生态好了,高原就能留住人

  阿里,位于茫茫戈壁之中,是西藏最偏远的一个地级行政区。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3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10万人口。气候恶劣、生态脆弱。
  听当地人说,在1965年时,阿里地区仍长满了当地特有的红柳,大约有6万亩。在阿里工作已有22个年头的唐永平说,随着阿里地区机构、人员的增长,为解决冬季取暖问题,红柳被大量砍伐,大约到1991年,6万余亩红柳所剩无几。
  没了红柳,便有了肆虐的黄沙、霜雪。“干部职工每年休假返回后,第一件事不是打水洗漱,而是到邻居家借铁锹,因为风沙把家门堵住了,得清理好才能进门。”当地一位老干部说。
  阿里人认识到,如果再不治理,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总有一天会风沙围城,被迫搬迁。可是,在高寒、干旱的环境中植树谈何容易。
  “树种下了,水浇灌了,但树苗却常常被夹着黄沙和砾石的狂风连根拔起。风沙过后,干部群众又涌向林地,把树苗一棵棵扶起,重新培土、浇水、补栽……”唐永平说,红柳、班公柳耐寒、耐旱,病虫害少,成为首选。
  狮泉河镇外的绿化带里,记者看到不少一米深的沟,沟里铺满各种灌木。唐永平说,这就是所谓的“逆风田块深沟造林法”,在深沟里种植的树木,能免于被狂风吹跑。此外,植苗造林法、分植造林法、插条造林法以及砾石压沙法等适宜当地的植树造林方式被广泛使用。就这样,树苗慢慢在戈壁滩上冒出了新芽、长出了新枝。
  据统计,10多年来,他们义务植树累计2000多亩、50万株。如今,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矗立在狮泉河镇。狮泉河镇年大风天数大幅减少,年降雨量则由76.5毫米增加到120毫米。
  “生态环境好了,阿里就能留住人。”唐永平说,林业局今年来了一名内地大学毕业生,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阿里工作。(记者  韩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