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颖教授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 讲述“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调控”

19.11.2015  13:30

清华新闻网11月19日电 11月12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承办的第33期“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干细胞重点实验室主任金颖为广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调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颉伟教授主持。

讲座中,金教授主要分享了实验室关于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如何维持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研究成果。金教授首先介绍了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受到了多层次的调控。对于人的胚胎干细胞和小鼠的胚胎干细胞而言,他们有着共同的维持干性的核心转录因子,如Oct4、Nanog和Sox2;然而对于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却有着不同的响应,如BMP、Wnt信号对于小鼠胚胎干细胞是维持自我更新所必须的,而Fgf/ERK1/2和TGF-beta则会导致细胞的分化,这与它们在人类的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对其机制进行研究,金教授实验室将研究两者结合起来,以研究转录因子是如何调节细胞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作为他们的主要方向。

金教授做学术报告。

接下来金教授举了三个例子来具体阐述其中的细节。在第一个例子中,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编码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基因Stk40受到Oct4的直接调控,而Stk40能和Rcn2相互作用,两者都能通过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而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胚外内胚层分化;Oct4通过下调Stk40表达而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在第二个例子中,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他们发现多能性相关转录因子Ford3能与NFAT蛋白相互作用并招募共抑制蛋白Tle4,从而抑制NFATc3的转录活性并抑制了细胞受NFAT调控的分化途径。而在第三个例子中,金教授则选取了人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讨论了Sox2在其中对于信号通路的作用。金教授用详实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研究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利用胚胎干细胞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提问互动环节,金教授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金教授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人物简介:

金颖博士1959年出生于中国沈阳,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88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干细胞重点实验室主任。自2000年以来,金颖博士主要致力于研究哺乳类动物胚胎早期发育和多能干细胞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机制,在若干层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包括重要转录因子在多能干细胞特性建立和维持中的作用、启动多能干细胞分化程序的信号通路、人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式及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祖细胞移植中形成肿瘤的机制等方面。近年来,金颖博士课题组在人多能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的调控及疾病多能干细胞等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Cell Stem Cell,Developmental Cell, PNAS及JCI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的数十篇论文。


  供稿:生命学院 编辑:蕾蕾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