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戈壁治沙人二十余载“不毛之地”育果实
多年来,甘肃戈壁治沙人柴在军带领沙地农民发展黑番茄、黑桑葚等经济作物。 刘玉桃 摄
一身黑西装,笔挺的身板,站在雨中的柴在军,头发和肩部已被雨水打湿,然而他兴奋地指着一望无际的黑番茄种植基地说:“天公作美呀,连年少雨的戈壁滩竟然下起了雨,明年黑番茄肯定能丰收。”10月中旬,柴在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20多年前,曾经当兵转业工作又下海创业的柴在军,积累了人生第一笔的财富。“4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当时有人劝我投资矿产,也有人说搞房地产,但是我最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治沙。”
图为农民种植的黑番茄。 刘玉桃 摄
柴在军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常年到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戈壁沙漠防沙治沙、改良盐碱地。“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如何在不毛之地种植经济作物,让沙地农民也能获益,柴在军一直在琢磨。从刚开始的迷茫、无处下手,到后来的赔本失利。“就是靠着一份执着和坚持。”柴在军说。
后来,机缘巧合下,柴在军从德国引进了黑番茄种子。黑番茄是番茄家族的珍品,原产南美洲,因其果色和果实均为红黑色而得名。其果实药食兼用,含有大量的茄红素、花青素和丰富的维他命C及抗氧化剂,具有滋阴壮阳之效果。
如何让黑番茄在沙漠里结出果实?柴在军开始着眼于超旱生、耐炎热干燥的黑番茄种子研发培育,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最终在戈壁滩成功种植。培育的黑番茄、黑桑葚、黑加仑被选定为神九、神十航天食品的合格原料。“这说明我们培育的产品是绿色健康而且是高品质的。”柴在军自豪地说。
由于黑番茄营养价值高,耐干旱又节水,对于沙地农民种植既经济又防沙治沙,柴在军开始在农民当中推广。
而当地的农民也因为种植黑番茄,家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台县南华镇南岔村农户张有都种了7年黑番茄,如今在县城买了新房,家里也有了小轿车。
“以前种植玉米、小麦,一亩地挣1000元钱,黑番茄一亩年收入近万元。”张有都说,“最主要是种植时公司有专门技术人员指导,不使用化肥、农药,节省成本,用水量也少,而且节省劳动力,每年农闲时还可以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就这样,在大漠里,柴在军带领沙地农民发展黑番茄、黑桑葚等经济作物。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出2000多名种植黑番茄的农民技术人员。他曾被评为“全国绿化劳模”、“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等。
如今,柴在军是甘肃大漠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们正着手增加设备、扩建厂房、改进工艺。
由于多年来口口相传的宣传方式,柴在军的黑番茄产品并不为大众所知,销售市场窄小。为拓宽市场,近日,甘肃大漠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浙江百e国际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开发推广绿色健康食品黑番茄,促进西部戈壁沙产业发展。
甘肃官方公开数据显示,甘肃有1亿多亩戈壁、1.8亿亩沙地、480万亩盐碱地。由此,当地今年出台了《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22年,在河西地区沙漠戈壁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实现戈壁农业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一体化。
柴在军迎来了更大的希望。他表示,将来借助互联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要让甘肃的黑番茄走出国门,让好的产品有更多的人品尝、享受。(记者 刘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