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C-Campus“未来交通”第二期课程结业

21.12.2015  18:15

清华新闻网12月21日电 12月10日,清华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KTH)“C-Campus”之“未来交通”课程第二期最后一课在清华学堂举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副教务长高虹,以及教务处、土木水利学院的教师代表观摩了此课。

C-Campus是清华大学秉承“合作并进、追求卓越”的理念创立的与国际战略伙伴深度合作的新模式,利用云技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实时交流,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新型的多元国际化支撑平台。借助C-Campus多元国际化支撑平台,学生能迅速把握专业领域最前沿的问题、理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高虹表示,“C-Campus国际化平台致力于营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敢想、敢思、敢提,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争做一流的国际化、多元化的开放教育平台”。

C-CAMPUS课程的创新设计(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环节采取小组模式,每小组由瑞典皇家工学院和清华大学的若干优秀学生共同组成,尝试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课程用全英文讲授,共享瑞典皇家学院的课程学分,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提供锻炼和自我提高的多元化、国际化一流教育平台。C-Labs也将为两校师生提供开展网上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师生们将可以通过联席视频会议等方式,实现“零距离”的实时交流互动,探讨合作科研项目的新进展。

 

图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教授参与课堂研讨。

学生做课程学习汇报。学生记者 吴 健

来自清华汽车系的陈诗训、土木系的Wildiner Batista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Qiuchen Wang,Feng Chen同学组成的“智能汽车”小组展示了他们对未来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及道路设施的设计构想。分别从EAV(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的背景概念,道路基础设施设计及运营管理,经济性与可行性评估入手,对未来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及与其适配的基础设施给出了详细的设计理念及可行性分析,体现出了很强的工程前景,这与C-campus课程提供了跨学科的交流创造机会是密不可分的。

土木系吴建平教授做课程点评。学生记者 吴 健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C-Campus课程主讲教授吴建平表示,“我们要让同学自己提问题,自己做design,提高发现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C-Campus课程主推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如果遇到好的可行性方案,特别是能源、新材料、汽车、信息和通信、交通和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我们会推荐到天使基金等相关融资机构,实现产学研的合作,特别是学校工科教育与产业、工程实际的结合。”

C-Campus未来交通课程第二期学员、土木系梁思明同学激动地说到:“像C-Campus未来交通这种形式的课是我五年以来第一次接触,收获颇大。我也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们能多多加入到这个课程当中,相信每一个C-Campus课程的学员都能在这个项目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表示,清华学生不出国也能接受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在如今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环境下,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国际化思维(global thinking)非常重要,是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的重要法宝。袁驷表示,“随着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相关技术的发展,C-Campus的功能也将不断拓展,为高校国际合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

活动现场。学生记者 吴 健

瑞典皇家工学院(KTH)成立于1827年,是瑞典最大的理工类学校。学院历史悠久,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 KTH是清华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合作历史悠久。

供稿:土木系  编辑:文 杰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