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教职工赴门头沟开展红色实践活动

27.04.2021  19:22

本网讯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了解北京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激励教师自觉助力首都乡村振兴,4月23日,理学院党委、工会组织教职工赴京西门头沟黄安村开展红色实践活动。

黄安坨村位于门头沟清水镇的百花山脚下,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村内有革命烈士17人。建国后,有多位村民被评为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村民任成龙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党的八大,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50年代,当时的北京市农林局规划工作组,对这个村子制定了一个13年的“黄安坨村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发展计划”,毛泽东主席得知此事后,对该村这一“13年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此做了批示,使黄安坨村声名远播。

参观毛主席批示纪念馆,追溯红色记忆

在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黄安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旭东讲述了1955年毛主席为黄安坨村“远景规划”做出的批示,毛主席在批示中写道:“这是一个十三年的长远规划,可以作为各地的参考。这种规划的用处,是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使人们的眼光不被限制在眼前走出的一步。这种计划只是一个大的方向,还要用每一个五年计划和每一年的年度计划去加以具体化。由于几个年度计划的实行,远景计划会要一再加以修改的。”这一批示一直激励着黄安坨村几代人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如今的黄安坨,告别了低收入村的历史,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凝聚师生力量,科技帮扶助农

2014年起,理学院吴学民教授团队扎根黄安坨,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和学校党委统战部支持下,开启了“果园病虫害科学防治、果品储藏、果品加工”等研究,建立了“8+1”九三学社“养生谷”项目科技助农示范小院暨“北京科技小院”统农005号。老师们参观了科技小院基地和200亩示范果园,基地负责人、博士后郭鑫宇讲述了团队师生切实为黄安坨村农民解决果园病虫害科学防治、果品储藏、果品加工、农村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宣传的情况。黄安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旭东说到,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扎根黄安坨村,服务乡村振兴,参与到“黄安坨村旧村改造计划”中去,在无公害果品生产、木耳种植、旅游接待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老师们表示会做好团队的后援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样板支部结对,加强基层党建

实践期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理学院教工化学第一党支部围绕“助力黄安坨乡村振兴”与黄安坨村党支部开展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栋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建立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的情况,表示将支持教工化学一支部和黄安坨村支部加强共建,在科技支农同时积累基层党建工作新经验。黄安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原村党支部书记以及基地负责人依次介绍了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的基本情况、近年来的发展规划以及科技需求。教工化学第一党支部副书记段红霞副教授表示,化学教工第一党支部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未来将和黄安坨村党支部进行深入对接,在绿色农药、药剂制剂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指导,与村民们共建美丽黄安坨。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感触良多,表示在新时代要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