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保护区东北虎数量已超承载力 保护区域将西扩

20.04.2016  12:10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得知吉林境内存有27只野生东北虎后说,这是好现象,关键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把工作做扎实。

  又是一年两会时,有关保护东北虎的内容,已体现在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虎、豹、大熊猫、朱鹮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的抢救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针对保护区内东北虎数量超载、人虎争地、公路铁路阻碍迁徙路线等困境,相关部门已制定方案,除了将扩大自然保护区区域外,还将着手打通内迁通道,谋划东北虎回归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3月3日早上7点,郎建民踩着30厘米厚的积雪,钻进了树林里。

  他带着遇到猛兽攻击时可以拉响的火焰弹,防身用的刀,沿着两只东北虎的足迹,一直跟到了山顶,摸清它们的活动情况,8个小时后才下山。

  在这个季节,狩猎人跟踪动物足迹放铁套作案多了起来。作为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主任,这是他一年最忙的时候了。

  “老虎越多,压力越大。”郎建民说。

  顺道清理掩埋在雪地里的铁套,勾起了他的刺痛。一个月前,在哈达门乡三道沟通往金铜矿的山路上,一只东北虎不幸踩进了铁套,死在雪地里,脖颈处留下大量的血迹。

  虽然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未出来,但已然折射出东北虎等野生动物的尴尬存在:即便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内,仍然面临人为的伤害。

  回归

  珲春有了27只“定居虎”

  根据摄像机捕捉到的影像分析,最终确定常年在境内活动的东北虎,至少有27只。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东北虎已被列为濒危(EN)物种。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现存的东北虎总数量可能不足500只,主要分布在从俄罗斯远东地区锡霍特山脉至中俄交界的区域。

  而在100多年前,东北虎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远东。

  在郎建民看来,是两场大浩劫差点要了东北虎的命。一是日本侵华时的森林采伐,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内地建设的树木砍伐。随着赖以生存的森林不断消失,东北虎被迫背井离乡,迁往俄罗斯远东地区。

  本世纪初,东北的中俄边境屡有东北虎现身的消息,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调查研究,中国境内的虎豹种群数量、现状成为未解之谜。

  自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国家级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北师大团队”),在民盟中央副主席、该校副校长葛剑平的带领下,依据虎豹可能扩散的路线和森林景观连通性,主要在珲春的中俄边界至中国东北内陆,建立了现在国际上最大的单个区域红外相机监测网络,样地面积达2万余平方公里。

  葛剑平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冯利民介绍,他们首先沿着中俄边境布设了300 余公里长的边境样带,以观测东北虎豹的跨境情况,随后以3公里乘以3公里的距离网格化布置了1200余台红外摄像机。

  通过虎豹身体上独特的花纹对比,科学准确地鉴定出东北虎、东北豹每只个体,同时还能够收集虎豹的时间、空间等活动规律和信息。

  最终,摄像头捕捉到权威的数据:整个监测区,仅在吉林省珲春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发现有东北虎种群,2012年—2014年期间,至少有27只东北虎活动,其中10只雄性、8只雌性,9只幼体。

  至少42只东北豹,其中,20只雄性,17只雌性,幼体5只。这个数量已超过了已报道的俄罗斯境内残存东北豹的总数。

  观测数据还显示,东北虎在黑龙江完达山偶尔出现,是游荡型的,没有稳定的种群。

  2013年11月6日,北师大团队的研究人员看到了令人激动的一幕。夜幕中,05号成年雌性东北虎从容地走过镜头,后面跟着她3个月大的幼虎们,它们停顿,好奇地观望摄像头。

  这是全球首次记录到野生东北虎1胎繁殖出4只幼虎的镜头。

  “繁殖意味着东北虎在珲春区域能够繁衍、定居,形成族群。”冯利民说。

  定居

  迁徙遇阻栖息地成“孤岛”

  “虎豹种群未来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向西进入中国东北内陆的广袤森林。”

  东北虎的回归,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森林植被的恢复。

  北师大团队分析认为,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使得东北主要林区的森林质量得到了休养生息,虎的主要猎物,如马鹿、梅花鹿、野猪、狍子等,种群也正在迅速恢复。在去年,吉林和黑龙江已全面停止了木材商业性采伐,这为东北虎的回归和繁衍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北师大团队绘制的分布现状图上,东北虎活动区域被标注为橘红色,看上去却似一座孤岛。

  这片橘红色区域,包括南北狭长的珲春保护区面积仅为1087平方公里,加上与之接壤的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共约4000平方公里区域。

  北师大团队还发现,随着虎、豹的繁衍,数量的增加,使得这个区域形成了临时的超载。

  “成年虎的野外生存一天需要平均5公斤纯肉,这里面包括很多的一些幼体,幼体越长大饭量就越大,假设它找不到适宜的栖息地往外去扩散,就会互相争夺食物。”冯利民说。

  葛剑平介绍,东北虎在领地上具有一浪接一浪的往外发展特点,没有跳跃性。根据俄罗斯的长期追踪研究,一只雌虎,领地平均在300到500平方公里,雄虎往往能达到上千平方公里。它每天要巡逻自己的领地,基本上走十到二十公里,但是在东北地区,它的猎物天然密度就不高,所以需要更大的领地。

  “在珲春,能容纳8-10只就非常不错了,但现在却恰恰出现了20多只,超过了承载力3倍,全挤压在这里。”冯利民说。

  这些东北虎为何挤压在这一个“孤岛”区域?

  冯利民博士分析,该区域东部和南部是日本海;北部被大面积的湿地、公路和中东铁路阻挡,使之与俄罗斯境内东北虎主要栖息地-锡霍特山脉隔离开;东部的S201省道沿着珲春保护区西侧,从珲春向北通往黑龙江东宁,公路,频繁穿梭的汽车,两侧的村庄、农家乐、工厂,形成一道人工的阻隔。

  “虎豹种群未来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向西进入中国东北内陆的广袤森林,但首先就要突破S201这道屏障。”冯利民说。

免责声明:珲春保护区东北虎数量已超承载力 保护区域将西扩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