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变动中的环境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学开幕
5月25日,“天问:变动中的环境认知”(Knowing nature: the changing foundations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开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主任赫尔穆特·特里施勒,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教授薛凤,南京农业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中国人民大学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唐纳德·沃斯特等专家学者与会。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夏明方主持,中心常务副主任侯深博士翻译。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会议旨在就世界范围内的环境认知问题展开讨论,促进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共同推动环境史学的研究。
洪大用副校长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预祝研讨会顺利召开。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天问”取自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的同名诗篇,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自然演变和人事变迁的关注;主题中的“变动”一词颇具史学眼光,显现了环境知识的动态性,即环境知识内部既存在一致与共识,亦存在分歧与冲突。此外,洪大用副校长还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所具备的跨学科研究基础,诸如专门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学院以及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哲学、环境史学等专业。他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关于环境问题的跨国家、跨地区研究与交流,倡导各个学科之间加强合作与沟通,亦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之间的国际合作更加深化,为环境史学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后,黄兴涛院长简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的情况。该中心于2012年在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国内灾荒史研究奠基人李文海教授与国际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教授共同倡导下筹建,旨在建设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累积与生态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性学术平台。自2016年始,沃斯特教授陆续将有关环境史的个人藏书无偿捐赠给人民大学图书馆,为人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代表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中心致辞。他对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与卡森中心之间稳固的合作关系表示肯定,对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的加入表示感谢,认为三方合作能让全世界更多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拥有对话的平台。他介绍说,自中心成立十年以来,他与中心主任克里斯多夫·毛赫教授逐渐意识到环境认知对于环境的形塑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他认为将其纳入环境史研究范围加深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此次研讨会主题“环境认知”是环境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不仅促进环境史与科学史之间互动,还可成为连接不同学科的桥梁。
开幕式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执行主任、《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作者薛凤教授发表了“王朝中国之政治与科学变迁”的主题报告。薛凤教授以宋人秦观所著的《蚕书》为切入点,梳理了宋元明清时期养蚕技术的变化过程,着重关注于技术、经济与政治的互动,从而探讨科学技术衍变与历史进程之关系。作为自然、人类实践及思想变化的标识,蚕桑技术是衡量王朝多方面实力的重要因素。但她认为,蚕桑技术(自然知识)未与王朝权力(政治、经济、社会)同时发生变迁,技术发展与朝代更迭并不同步。除此,地方性技术知识的积累影响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知识的地方差异依然存在。她表示,科学技术自身具有延续性、传承性及地方性,科技发展更多的是量的积累而非质的突变。而随着时间推移,蚕、线及丝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媒介(文本)中皆有改变,显现了自然认知的变化。
王思明教授对薛凤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评述。他表示,科学技术史传统研究的核心是厘清科技内史,即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内部逻辑。但是,任何科学技术并非孤立存在,皆生成于特定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之下。中国古籍中经常提及的“橘逾淮为枳”,说明农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性。此外,人对自然认知的基础是处于变化状态之中,具有动态性。因此对于科学技术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必须放置于不同的时空维度中,才能凸显其变化过程。而薛凤教授的研究将蚕桑技术放置于特定时代进行诠释,实践了科技史内外结合的研究新路径。但他也表示,秦观的《蚕书》主要总结的是宋以前中国北方地区的养蚕技术,是否能完整反映中国养蚕技术的全貌还有待商榷。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中心已在人民大学成功举办了四届环境史会议,本次是双方的第五次合作。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将在汇贤大厦C座举行,参会学者将围绕“纠缠于生命之网”“掌控躁动的地球”“应对水与野性”“发展中的国家”四大议题展开多元和深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