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香”自“清河”来

23.12.2015  18:16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水果市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类葡萄品种,它粒小无籽、晶莹剔透、糖度极高。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这种葡萄吃起来,会有一股不知哪来的暗暗的玫瑰香味萦绕嘴唇与舌尖,可谓别有一番独特享受。也许正是源于此,这种葡萄便有了一个略带几分文艺格调的名字——“玫瑰香”。

  喜欢吃葡萄的人也许都吃过“玫瑰香”,对其风味赞不绝口的同时,却少有人知道这种葡萄的产地——在距离北京二百多公里处的天津市宁河县,有一个地方叫清河农场,隶属北京西城区,“玫瑰香”正是产于此。与“玫瑰香”所带给人们独特的甜蜜与香味相比,它的生长环境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人烟稀少,芦苇荡、沼泽池遍布,连成片的盐碱地残留着昔日繁华的痕迹,还有几处森严冰冷的监狱,关押着北京一大半的服刑改造人员。

  出产“玫瑰香”是清河地区的一大特色,另外一大亮点就是,这里还坐落着距离北京法院系统最偏、最远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派出法庭——清河法庭。清河法庭主要负责当地监狱服刑改造人员的减刑、假释审判工作以及一审民刑事案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法庭创建以来,几经变迁依然保留至此,见证了这片土地的风雨与兴衰,细数下来,已经默默的守护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三十余载。

  从北京出发驶入京津高速,约三个小时车程后到达汉沽方向出口,再行驶四十多公里后就会见到一片八十年代残留下来的小镇。据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的清河法庭于宏伟法官回忆,这个镇叫茶淀镇,人口最繁盛的时候达到万人,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清河农场的衰落,以前在这居住的大部分人基本都走了,留下的也许只是眷恋这片土地的少数人。驶出茶淀镇不远处,在路的旁边会看到一排三层的小楼,从楼的陈旧外表可以推算出这座楼的历史,而这正是清河法庭、清河检察院、清河公安局共用的办公楼。

  在清河法庭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候有20多人,可以说是一个人气十足的大家庭。随着后来人事调动的变化,现在的清河法庭在编人数有5人,其中3人已经在这工作、生活了25年以上,虽然忍受着与亲人两地分居的酸楚与艰辛,但每个人都深爱着清河法庭,深爱着这片见证自己成长、蜕变甚至老去的土地。正如我们刚建的微信群“清河之家”所寓意的,清河法庭已经成为了每个清河人心中的家。

  程丽霞法官在她写的回忆文章《清河法庭岁月》中这样写道:“我永远也忘不了去北京一中院清河法庭报到的那一天——1985年2月5日。记忆中那是一个阴冷的早晨,天寒地冻,草木凋零,这让人烟稀少的清河尤其显得荒芜和清冷。但是,青春的活力和兴奋盖过了阴霾的天气。通过干部招录考试的层层选拔,我从清河医院调入法院,开始了新的生活,这让我满怀憧憬,以至于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激动的整夜无法入睡。”三十年的时光仿佛就是那么一转眼的瞬间,稍不留意就已经沧海桑田,看着程丽霞法官的文字,我的思绪也跟着回到了那个1985年的早上,一幅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一个年轻、漂亮、充满朝气的女孩成为了法院书记员,第一次满怀期待而又忐忑不安的走进了清河法庭的大门......

  我于2014年7月研究生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入北京市一中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法官助理。机缘巧合,刚入职就被分配到了清河法庭工作,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一个特别的中级法院派出法庭的存在。由于两地办公的原因,经常要往返于北京与天津之间,有时候仅仅为了一个院章、签字就要来回坐8个小时的长途车,每个月的行程加起来有几千公里,虽然辛苦,但总是感觉被某些东西在吸引和鼓励着。有时候周末一个人在法庭值班,晚上整座办公楼空荡荡的,望着窗外一片片望不到头的盐碱荒地,不会感到孤独和恐惧,反而自己常常会想,这座楼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清河法庭的法官故事?曾经有多少青年法官在这里为了首都的审判事业挥洒汗水与青春?我充满好奇,试图去寻找答案。在一间用来堆放法庭废弃品的房间里,偶然的发现了不知是哪位法官留下来的外表早已陈旧不堪的合影和工作记录,如获至宝,那天晚上我仿佛看到了时空倒转后这座法庭发生的一个个动人、真切的清河法庭法官故事:为远在北京的孩子高烧焦虑,却依然为了罪犯早点假释回家而奋战到深夜的法官母亲们;一边自责不能照顾父母和妻子,一边又充满热情的认真审核每一个罪犯的材料的法官父亲们;还有那一次次的停水、停电,以及清河法庭的法官同清河农场凛冽的北风和让人颤栗的蚊子斗争的故事.......这一幕幕的画面好像一股暖流,从脑海中轻轻拂过,竟不知不觉润湿了双眼。我终于明白,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挫折和苦楚。因为有爱,才有清河法庭的过去;也因为有爱,才有清河法庭的今天。

  清河法庭的内勤付长礼老师,1989年从军队转业到了清河法庭工作,从一名部队战士成为了一名法庭书记员,也是那年,我才刚刚出生。有时候会想,那时的付老师一定是一个年轻、刚毅的阳光小伙儿,虽然现在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已经初显皱纹、孩子已经上大学的父亲。付长礼老师是清河法庭最忠实的“守护者”,因为工作原因,一年也回不了北京法院几次,为了让我们年轻人能够好好休息,有时候还放弃回京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主动承担起法庭周末、节假日的值班任务。从修水管、换灯泡以及为食堂买菜买肉的法庭琐事,到跑监狱、提犯人等法庭业务工作,付老师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总是冲到前面,把重活留给自己,生怕怠慢了像我这样不谙世事的“天之骄子”。虽然艰苦,但付老师无论对同事还是当事人,总是笑眯眯的,让人感到温暖、和蔼;虽然是一个外表看似大大咧咧的河北汉子,但依然自费在法庭办公楼里精心养了好多的植物和花卉,像打扮自己的孩子一样妆点着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让每一个走进办公楼的人都能感受春天的绿色与芳香。就是这样,付老师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在清河法庭工作了已经整整二十六年,为清河法庭的建设、成长和进步作出了不能估量的贡献。

  清河法庭的办公、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却从来没有停下奋斗的步伐。自法庭成立以来,每一代的清河人始终围绕审判工作大局,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敢为人先,取得了一个又以个骄人的工作成绩:年均结案2000余件,无一错判,无一闹访;开国内减刑、假释听证制度之先河;是最早提出规范减刑、假释与财产刑执行相关联制度的部门之一等等,受到了上级机关、领导、其他兄弟单位以及清河地区人民群众的好评。三十年的时间里,清河法庭在维护清河地区稳定、群众生活安宁、推动司法改革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磨灭、可载史册的作用。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当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昏黄不定,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这是近期一首特别火的歌的部分歌词,是由著名歌手莫文蔚演唱的《当你老了》,也因此登上了2015年春晚的舞台。也许,每一个曾经或还在清河法庭工作的北京法官,听到这段歌词曲段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曾经在清河法庭工作、生活、奋斗的那些岁月,那份孜孜不倦、毫无怨言的对审判事业的挚爱,那些承载着自己最美好年华与青春的光阴,都会化为温暖的泪水,淌入脸上正洋溢的幸福的回忆中。

  行文至此,停下细细想来,那一串串散发着迷人的暗暗玫瑰香味的葡萄,不正是对每一个清河法庭法官的真实写照吗?在贫瘠、艰苦的环境里顽强的扎根,吸取能够触及到的一切养分和阳光,努力的成长,不断的积淀,才蕴育和造就了自身独特的品质。每一个清河人,正是充满着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对审判工作的炽热的爱,享受到了无以言表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才甘愿为此吃百般苦、受千般罪,也就成就了每一个清河人身上所具有独特司法品格和法官魅力。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是在院里召开的新入职法官助理谈工作体会和感悟的会议上,我向院领导汇报的其中一句话,现在还依然时刻在我耳边响起。希望自己能够带着这句话,带着清河法庭所赐予每一个清河人热忱与坚韧,在司法审判事业这条伟大的道路上,走实、走稳、走远。

  最后,祝清河法庭的明天更加美好,向每一个奋斗在审判工作的北京法官致敬! 责任编辑:梅玉兰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