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学子全球抗“疫” | 王斐然:一个小包裹 更是一份远方的光亮与温暖

17.04.2020  19:52

本网讯  【编者按】 全球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在海外学习交流的农大学子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学校、老师、同学和家人最大的牵挂,面对疫情,他们现在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如何?他们又是如何应对?让们一起来了解吧!

王斐然,17级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博士生,国家留学基金委“2018年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牛精英计划”派出,于2019年4月13日派出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说来也巧,这周一(4月13日)恰巧是我来到美国的整整一周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我在国家留学基金委,两方学校和几位导师的沟通与支持下,决定暂时留在美国,宅在纽约州伊萨卡这个小村里,渡过这个非常时期。

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海外游子收到了无数关心与关注。学校和学院老师们当爹又当妈,在疫情刚刚出现时就时常问我们的近况,提醒我们注意防护。美国病例数字暴涨后,我从师弟口中得知,我的导师李胜利老师因担心我在海外情绪紧张难以排解,特意去找了同龄的实验室同学们,让他们与我聊聊天,唠唠嗑,缓解一下负面情绪。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志军老师多次问过我的情况,让我“有困难,尽管说”。3月11日,康村校园还未有放假通知,药房、电商平台的口罩全线断货,我正愁于连一个应急的口罩都没有,当天晚上便收到了动科学院老师们要向我们寄送紧急防疫物资的通知。3月18日下午,我就收到了这样一小箱塞得满满当当的快递包裹。

4月16日得到消息,纽约领事馆给康奈尔大学发放的800份健康包将在这周末到达校园,我便将又多一份热乎乎的关怀和保障。这些数字,背后不知蕴含着多少人力、物力的资源,多少次来回的协商,层层信息的传递。我不敢想,想得只让我浑身冒汗,眼泪汪汪。我想,雪中送炭,送得不仅仅是炭火,更是一份远方的光亮与温暖。

康奈尔大学在3月中旬开始实行居家办公的要求,除了一些必须的岗位,所有的教职工、研究生都强制在家办公,本科生全部搬离校园内宿舍,校内的非必须公共设施也都基本关闭了。我们的所有课程,会议,组会都可通过校内系统和网络视频完成。对我来说,这反倒给了我一些机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多次回放、思考,减少了平时课堂上的紧迫感。另外,在家办公后,工作的时间更加灵活,不像平时在学校中午只能吃个简餐,我也有了时间能在家做顿热乎乎的午饭。饮食规律了,厨艺也是大大地长进,我和舍友每两周全副武装出门一趟,统一采购一次食物。除了厕纸和酒精洗手液一售而空,超市里的其他物品都很充足。令人欣慰的是,早期只有亚洲人才戴口罩,现在我能看到更多的美国人也开始戴上口罩出行了。疫情爆发初期,我曾无比想念中国,想念国内的家人朋友;现在,我慢慢适应居家隔离的生活,想到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祖国在我身后,便能把生活重心转回到学习和工作上去。我很好,也希望每一位海外游子能都能平平安安,我们有同一个母亲,有同一个目标,带着同一份关怀,踏踏实实地做事,这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