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封树民、王建清:说搬家住房步步升 看变化幸福感党恩

23.06.2021  14:21

本网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十八届中央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发出的时代强音。这个朴实而饱含人民情怀,激荡使命与理想的响亮声音,鼓舞着千家万户,激励着寻常百姓。其实百姓日常生活主要也就吃穿住行。吃穿行,随着时间不断消耗流逝,而用来住的房子,今天已经成为家庭财产的最大产品。回顾80年代以来,我们五次搬家的历史记忆,感慨万千,心潮激动。它反映了住房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步步提升,也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学校变化的心路历程。知幸福感党恩,今天就以此文,献给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村里人

1983年我们结婚成家后并没有自己的独立住房,继续住着单身集体宿舍的一张床,吃着食堂。当时学校校舍大都还是被文革期间学校搬离北京后其他单位占用着,校园校舍基本还处于“五马分尸”状态。教职工住房十分紧张,除了少数住进了原来的老旧房,大都住在平房、地震棚或自建的“窝棚”。东区平房有基建平房、一村、二村和三村四个片区。80年代初期抢建了一批预制板装配式楼房,即现在还在使用的14~20号楼,这在某种程度上初步改善了中老年职工无房可住的状况。随着青年教师的大量增加,年轻人住房矛盾日渐凸现,1984年学校便在三村扩建了5排平房,作为青年教职工的专用住房,以缓解年轻人婚后无房的紧张矛盾,我们两口便是那批搬进平房的幸运儿,成为职工三村一户“村里人”。

新盖的平房,每户一室一厅,有独立厨房上下水,一般各家也都能想方设法搞到一套煤气罐,生活还算方便。我家分得靠东头的9排4号,据说第9排是拆掉原来的牲口圈而盖起来的。三村原来有4排参差不齐的老平房,住着没有跟随学校离京搬迁的老职工和少量社会户,另外有学校总务科的花房及膳食科的养猪场,可想而知环境怎样?不过那时还顾不上什么环境,能分得一个窝就算谢天谢地万幸了!平房盖好没来得及通风晾晒一段时间就分给我们了,潮湿是必然的。北京冬天寒冷干燥,没想到屋里生着煤火炉子却很湿冷,后墙皮反水珠子,直到有一天翻开床铺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床板也是湿的,之后便经常通过晾晒被褥、床板,来缓解新房潮湿带来的“寒潮”。全村只有一个公共旱厕,夏天苍蝇哄哄,冬天冰冻如山,尽管如此,早晨排队是常事,各户自然还要备马桶便盆。

那会儿住三村道是另有一番风景,房前屋后可以安瓜点豆,栽桑种柳,也可以养养鸡鸭猫狗,我家就曾养过鸡,喂过狗,养过兔子,种过豆。秋天石板房村的拉秧瓜豆,茄子葱头,也尽由你捡拾收留。只要勤快,生活丰富多彩,有兹有味,别有情趣。

80年代中后期家电开始进家入户,国家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新盖了近10000平米的图书馆,独立的二层楼餐厅,新建了21、22、23号砖混结构多层住宅楼,回收校舍也一步步推进,校园面貌得到初步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善青年教工居住条件,又专门设计建设了24、25号青年教工一居室楼,俗称“鸳鸯楼”,1990年完工交付使用。我们有幸分得25号楼一套鸳鸯公寓。

鸳鸯窝

鸳鸯楼楼体不大,但它是当时东校区最高的住宅楼,加上半地下室共7层。两个楼7个单元,除1个单元一侧7套大房专为老干部、老教授用外,其余全部为1室1厅青年教工“鸳鸯窝”,共计91套,原来一村二村三村和分散居住的青年教工集中住进了鸳鸯公寓。面积虽不大,但与平房相比,厨卫等设施齐备,有管道煤气、暖气,自行安装了热水器,1993年家里装了拨号电话。楼下东侧便是东区最大的两片松林宫,距今280~320年清朝时期栽植的油松、桧柏、白皮松等一二级古树,苍翠油油,古树杉杉!还有两个标准游泳池相伴(已填埋成为休闲小广场),环境优雅清淡。

此时国家开始重视科教人才保障房建设,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北京划地为“”,在西三旗和东区西侧的六道口集中建设两片高教住宅小区,分别命名为“育新小区”和“静淑苑小区”。学校也在扩大住房建设,26、27、28号住宅楼相继建成,1995年前后校内校外几批新房陆续分配,我们选择了校内的18号楼。

二居厅

搬到18号楼,住上了二室一厅南北通透的南北间,比25号楼鸳鸯窝又宽敞了些许。搬家,也是家居电器等的一次“吐故纳新”更新换代。期间有线电视开始接入,网络由办公室也慢慢进入家庭,并逐步走向互联网时代。由此,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不知不觉地悄悄改变着。

被占用的校园校舍主要建筑逐步收回,校园地震棚、窝棚等临时建筑也慢慢拆除清理,整体环境进入清洁美化时代。学校与城建集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开发建设的 “金码大厦”工程, 2002年竣工验收启用。29号住宅塔楼在香港回归2年后的1999年建成竣工交付使用,我们第四次有幸搬进新房。

炮楼兵

老百姓俗称29号塔楼叫“岗哨炮楼”,是东校区当时最高的楼,首栋安装电梯的楼,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可能考虑抗震性、稳定性、多户型等综合因素设计建设需要,塔楼是那个年代的时髦建筑,北京许多高层住宅、酒店等都是那个模样。不过我们29号楼因面积、户型等多种因素考量,最终被规划部门“”成了站岗放哨的“炮楼”,我们住进去自然成为一名“炮楼兵”。从18号旧楼搬到29号新楼,条件又有不少改善,二居升级为三室,卫生间竣工时就装好了浴缸,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全部接入,居住条件明显好于以往。

这期间最大的事件,莫属1995年两校合并后的2002年,食品学院与三教大楼投入使用,两校区进入实质性融合新起点,学校发展迈上历史最好快车道,院系、职能机构按学科和职能需要,调整合并完全归一。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启动校园建设“316工程”,可以称为“里程牌”式建设规划。 “316工程”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师生住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们又分得一套新居,2008年第五次搬家,由29号塔楼搬进了“316工程”建设的南北通透的41号楼新宅。

316工程

316工程”是指3个16万平米建设工程,即16万平米教职工住宅,16平米学生宿舍,16平米公共建筑。启动“316工程”规划后,当时已竣工验收的东区31~35号住宅楼没有全部用作职工住房,而是部分暂用做学生宿舍周转用房,原地新建“316工程”学生宿舍。从2002年启动“316工程”规划建设,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六年时间,“316工程”主要建筑先后竣工交付使用,包括分布在两校区的生命科学中心、奥运馆等公建, “公主楼”、“王子楼”等学生公寓,西区绿苑小区14~26号、东区30、37~42号等共计20栋教职工住宅楼,最后实际完成建筑面积远远超过3个16万平米。通过“316工程”建设,全校师生住宿条件、教学科研办公环境和校园整体面貌以及精神风貌,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发展一跃迈上历史新台阶。住宅楼分配打破校区,教职工按规则自主选房,彻底改变校区两边各自相对独立运作的局面,实现了真正一个学校的人员大融合。我们分得的“316工程”新宅建筑面积达170多平米,比原住房翻了一倍多,一厅双卫,两梯两户,十分便利。在北京工薪阶层住上这样的房舍,至今与其他单位同类人员相比还不落伍。

搬家,老百姓叫乔迁之喜。一次次搬家虽劳辛,但心里甘甜感恩。如把我们近40年五次搬家换房的坐标点连起来,就是一条上升直线。房子越搬越大,条件越搬越好。它既映照了生活的变迁,也为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作出注脚。说实话,我们今天能住上这样的大房子,是我们赶上了在党的领导下,让我们国家强起来,让人民富起来的这个改革开放新时代。我们为有幸于这个时代而满足,而自豪,而高兴;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充满希望,充满信心。

作者简介: 封树民,男,1955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2015年12月退休;曾在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和烟台校区等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王建清,女,1955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1974年参加工作,曾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附属工厂、学生工作处、后勤处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