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玉带河开工恢复5.5公里故道

10.05.2017  13:57

  记者昨日从通州区获悉,玉带河故道修复工程将于近日正式动工。这条宛如玉带的河流拥有700多年历史,曾为通州古城的护城河。明年年底,京东将再现“玉带”绕城的景致。

  掀开盖板重现600米古河道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六环的土桥新桥。桥上不断有大型货车穿梭行驶,奔向天津、河北北三县等地。拨开桥下齐腰的丛生杂草,一条宽仅五六米的小河沟展现在眼前。它深不足一尺,不疾不徐地流淌着,钻入两孔地下方涵。

  这条涓涓细流,正是通州古城的护城河——玉带河。

  玉带河至今有700多年历史,曾长达14.1公里。此次开工恢复的故道长5.5公里,北起通州梨园南街,经土桥,一路向南至萧太后河。“玉带河全线将实施拓宽和清淤,找回数百年前的秀丽、灵动。”建设方北控水务相关负责人说,自土桥向南约有600米暗涵,也将在此次工程中掀开盖板,展露明渠。

  护城河为啥还有盖?这要从30年前说起。随着居民区、医院、学校增多,河水变得脏臭。自1986年起,本市为了治污,连续三年实施玉带河盖板工程,也就是在敞开的河道之上,加一个钢筋混凝土盖板,将部分河段包裹起来。如今的玉带河大街、通惠路,就是在当年的盖板工程中“无心插柳”而来。

  按照最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玉带河总共将恢复7.5公里古河道。眼下,5.5公里已经有了着落,余下的2公里又在哪儿呢?

  通州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2公里的大致范围是自梨园南街向北,至玉带河大街,现为地下暗涵。由于穿越了繁华的通州城区,其恢复方案尚在规划之中。

  漕运动脉有望恢复河畔遗迹

  作为通州古城的护城河,到了近代,玉带河何以湮没无闻?

  记者了解到,在元代开挖之初,玉带河曾是通惠河的下梢,在张家湾东侧汇入北运河。据《通县水利志》记载,凡入通州的漕粮都要“循此水道至城东土坝”。嘉靖七年之后,通惠河入北运河的河口北移,漕运重镇张家湾随之衰落。失去漕运功能的玉带河,来往船只日渐稀少,部分故道湮没。再加上盖板工程实施后,大部分河段遁入地下,就更加不为人所知。

  烜赫一时的玉带河,最终空余一个清丽婉约的名头,也给通州留下了“只见地名,难见河流”的遗憾。

  即将启动的故道修复工程,将把漕运历史重新融入玉带河,荡漾出古通州的情致。

  土桥东南侧的皇木厂村,至今仍残存着东门桥、虹桥两座跨河古桥的遗址。早在工程方案制定前,水务、文保等部门就与工程方多次实地踏勘,确保在拓宽河道的同时,保护现存文物、遗址。

  按照规划,玉带河虽不具备通航功能,但有望恢复河畔元、明时代的码头遗迹。

  建蓄涝区河畔添4座水景公园

  上个月,通州最大的再生水厂——碧水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每天至少10万立方米再生水注入玉带河。历经多年的污染、干涸之后,因河水干净蜿蜒而得名的玉带河正重归清澈。

  据介绍,此次工程中,宽约20米的绿道将在两岸铺展,绿化首选桃花、柳树等乡土树种,还有一条3米宽的步道镶嵌其中。

  此前,玉带河淤塞多年,河道窄而浅,行洪能力仅为10年一遇。随着此次故道恢复工程的启动,玉带河的宽度将拓宽为50米,行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在土桥河段,还将开挖一条东西向的分洪渠,直通北运河。一旦遭遇暴雨,闸口打开,雨洪可直接经北运河快速下泄,避免两岸发生漫溢。

  玉带河上游、下游将分别添两片水景公园,既是波光潋滟的小湖,又是可拦截雨洪的蓄涝区。其中最大的一片位于玉带河、萧太后河交汇处,蓄洪量达到27万立方米。相关负责人介绍,4片蓄涝区总共能吞下45万立方米洪水。

  到明年年底,这条“玉带”将闪烁轻灵的波光,承载着通州古韵,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的一条生态廊道。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朱松梅)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