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林果的“新疆味道”

29.10.2015  12:21
  金秋十月,北京的一家大型超市内,准备给女儿好好做顿饭的王敏特地挑选了两包新疆无花果放进购物车,“煲汤时可以放几个,平时当零嘴也很不错。”
      如今,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常见。全国各地已有不少消费者将新疆瓜果作为购物清单的一项。陪同母亲一起购物的女儿王瑞说:“即便懒得出门去超市,在电商平台逛一圈,一样能选到称心如意的‘新疆味道’。”
      内地消费者对“新疆味道”的青睐,见证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好地方产好水果,农民人均来自林果业的纯收入超过1400元
      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枸杞地里,一颗颗粒大饱满的黑枸杞长势喜人,十余名采摘工人忙着采收。“现在已经收了5吨多,每公斤能卖80元,我25亩地今年效益相当可观啊!”尉犁县兴平乡哈拉洪村村民魏生财一边摘枸杞一边盘算着。现在尉犁县种植枸杞2.3万亩,预计红枸杞干果产量30吨,黑枸杞鲜果产量500吨,产值可达4150万元。枸杞种植已成为尉犁县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苏的苹果人人夸。”10月,正是阿克苏温宿县红旗坡农场的丰收时节,果农们正忙着摘果、装箱。“7月份苹果还没成熟,就被抢订一空了。”农场生产科科长熊勇说,这里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宜冰糖心苹果生长。
      不仅是新疆本地的水果,外来的水果在新疆长得也很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阿拉尔市,南果北种区里,大片的香蕉、火龙果等南方水果让这里呈现一幅热带雨林景观。
      新疆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王章法说,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优质的特色林果资源。截至2014年,新疆林果总面积达2200万亩,果品总产量650万吨,产值450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林果业的纯收入超过1400元,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20%左右。
      新疆林果的数量增加了,质量也在提升。北京市民廖灵艳在超市卖哈密瓜的柜台,拿手机一扫瓜身上的二维码,便清晰地看到哈密瓜的种植信息。像这样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在新疆农产品身上已经不是新鲜事。
      特色林果初加工已初具规模,农工互动、产业相融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金雀果蔬合作社的热风烘干房里,番茄渐渐失去水分,从鲜红色逐渐变成绛红色,12个小时一到,工人打开烘干房,15吨番茄干已经加工好了,“一公斤能卖15块钱,冬天新鲜水果供应不上时,果蔬干很受欢迎。”合作社社长肉孜·依敏介绍,旁边的冷库里是收购来的葡萄等应季水果,3个月之后就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应季水果的储存时间有限,卖不完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烂掉,现在有了冷库和风干房,这个难题就解决了。”
      在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的初加工已初具规模。截至2014年底,全疆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达380家,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800家,精深加工产品400多种,年贮藏保鲜与加工处理能力突破300万吨。
      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吸引了一批林果加工企业纷纷落户。阿克塔木乡红枣种植大户李建民,2010年率先建起了红枣加工厂,“现在红枣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不能仅仅依靠卖红枣赚钱。”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他今年投资2000万元扩建深加工红枣、核桃工厂,“只有对红枣、核桃等进行深加工,才能增加附加值,实现优质林果产品的效益最大化。”
      以叶城县为例,在核桃产业的带动下,农产品储藏、包装、加工、运输和销售业蓬勃发展,研究开发出食品、饮料、核桃油系列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内地大企业参与叶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形成农工互动、产业相融的发展格局。
      截至2014年,新疆以林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企业已经在全国各地建起了1000多家新疆农产品专卖店,与国内外客商、企业家和购销商签定经贸合作、购销合同与加工项目957个,签约资金近480亿元。
      “互联网+”开创营销新时代,既解决了卖难问题,也将新疆品牌推向内地
      秋天正是新疆各种水果上市的时候,喀什市艾孜热特路的一栋小别墅里,一群年轻人正在电脑前忙碌着。院子里,一箱箱散发出沁人香味的水果、干果正等待打包外销。这是喀什市维吉达尼电子商务公司所在地,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在网上销售新疆特色林果产品。
      “你好,我叫阿布都·热合曼,我的家在克州阿克陶县巴仁乡,这些杏干是我亲手种植的,希望你会喜欢。”阿布都是公司的签约农户,一张张写着祝福的明信片与他的杏干一起被寄往顾客手中。公司现在签约农户2000多家,年销售量达到上百吨,销售额近千万元。“新疆远离内地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和内地顾客搭建了桥梁。”公司负责人说。
      阿里巴巴旗下事业部聚划算,采取了以销定产的预售模式,聚划算总裁张建锋表示,通过网络预售定制模式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林农产品库存和成本损耗,不但能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还能让消费者获得最新鲜的原产地林农产品。2014年9月,第一届新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推介会,汇集了700多家新疆中小微企业,短短10天的时间,网上销售农产品达1亿元。
      今年,自治区供销社全新改造了新疆第一家特色林果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林果网”。9月2日,吐鲁番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园区正式开业运营,将吐鲁番市特色葡萄干、葡萄、哈密瓜及红枣等全部实现网上交易,每年交易量超过100万吨。“新疆‘林果网’还要将这种‘线上+线下’模式在阿克苏、喀什、和田进行复制,最终形成覆盖全疆、包含新疆特色农产品全品类的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新疆特色林果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忠宇说。
      做大之后,更要做强
      2015年,新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超过2200万亩,而在15年时,这一数字还不足200万亩。如今,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林果产品生产基地,在南疆,特色林果业更是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新疆的特色林果业真的长大了。
      但“大而不强”,似乎是新疆林果产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虽然种植面积在急剧扩张,但部分地区林果产品价格走低、销售不畅等问题也逐渐凸显。记者在采访中碰到不少为销路发愁的农户,微信朋友圈也常看到干部们替村民找产品销路的消息。
      新鲜果品卖不出去,首先还是加工能力尚弱。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南疆有些地方仅一个乡就有好几个林果加工合作社。但到现场一看,精深加工企业所占比例极小,加工处理能力有限,大部分企业只能称为“小作坊”,产品也只实现了烘干这样的初级加工,连包装都没有,更别说品牌了,与实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距离都还遥远。
      销售渠道不畅,也制约了新疆林果业做强。新疆林果虽然名声在外,但由于距内地大市场路途遥远,受物流等因素掣肘,果农卖果一直挺难。如今虽然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但物流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未来林果产品销路的拓展,还需要各方努力。
      其实,新疆林果产业发展难题具有很强的共性,在不少地方的不少产业都遇到过。应对难题、解决难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今最需要的就是摒弃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心态,真正沉下心来把难题一个个攻克,相信新疆特色林果产业不仅“看上去很美”,而且真正强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