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机欲耀红土高原

18.10.2016  22:03

高原特色农机之小型播种机

人们对于农用机械的感知在最近的几个月时间里,将再一次清晰和敏感起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将于11月在昆明举行;该农博会农业机械化展区将以高原特色和实用性机型为主;大品牌、老品牌不再是参展重点,会更加倾向于符合云南省情且实用的小品牌农用机械;将侧重于具有云南特色的初加工设备的展示……于每位农机用户而言,这些信息极大地唤起了前来观展、参展的兴致,对于大多数农机企业而言,尤为如此。

今年招展的理念是高原特色农机,不注重大品牌的农机,而是以高原特色和实用性为主要虑因素。”本届农博会农业机械化展区承办单位云南省农业机械行业协会会长邹晔介绍,这次参展的农用机械主要以适合云南且比较偏小的机型为主,也就是广大老百姓都买得起的机型占比较大。

从参展企业、机型及展会活动安排看,除了落地云南、服务云南农业,农业机械化展区的另外两个目的就是为中国农机,特别是云南特色农机打开南亚东南亚市场做好铺垫;为把小型的发电机组进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做好推动和倡导。但事实上,农业机械化展所囊括的内容不那么简单。

不再是简单的成果展

截至10月11日,“农业机械化展区确定参展的企业有30家。”说这话的是云南省农业机械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彭中平。用他的话说,理论上,农业机械化展区的招展已结束,参展企业有来自国内外的农机制造商、经销商,以及农机使用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型农机服务组织。

9月至10月,似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比这段时间更让彭中平焦虑。策划、组展、招展,这期间,怎样办一个让农机人满意的专业性展会的思考,如同“陷阱”一般缠绕着他。直至10月11日招展结束,他要协调和思考的事情仍然不少。

在招展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商家关心更多的是能不能成交?有没有效果?他们希望能办成一个很专业的农机展会,而不是什么都有。

为了达成这一愿望,使供需方更好的实现对接,“今年的农业机械化展区除了各地农机站参展,还会有农机合作社、种养合作社、畜牧业合作社参展。”彭中平介绍,这些是这次展会新增的一个群体,也是解决参展商和采购商供需对接的关键主体之一。

此外,针对云南周边市场,今年农业机械化展区承办方将通过商会、政府组织把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大户引到展会上来参观和参加采购大会。

以前的展会我们有所缺失,就是太注重农机大品牌和展会本身,但不注重市场需求,也不注重与农用机械科研机构的结合,今年这些都会有所改观。”邹晔介绍,这次展会将更加注重国外的农机市场需求,同时跟云南的科研机构有了对接。也就是说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农用机械类展会,将会有农业机械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科技部门参展。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果展示,而是更加注重农机研发机构的重要性。

让云南更多的农户受益

推动和倡导把小型发电机组列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是我们承办这次展会农业机械化展区的目的之一。”其实,这个想法来自于今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农户对小型发电机组的购买热情,且“这样的情况,在云南不是孤例。

今年以来,寻甸县小型发电机组的购机农户已突破9000台。“这个统计数据只是在销的发电机组中的一个品牌,其它品牌的销售情况还没有统计上来,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据,说明我们云南的农民对小型发电机的需求很大,它可以用在农田抽水灌溉、滴灌等等。”彭中平介绍,这块符合云南省情的农机若能进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受益的农户覆盖面会更广。

另一个目的是,“把已是大品牌的农机参展商作为一个地标,把已经是品牌但在云南目前还没有的,通过这次展会引进来,让云南的农机经销商和用户认知和了解这个品牌。

总体而言,这次农博会农业机械化展区将会会有很多种类的农机亮相,且都是适用性很强的机械,“打破了以往以展为目的的展览方式,而是结合了农机推广、服务和生产制造三个方面。

就云南的情况而言,今年参展的农机“会侧重于云南的特色产业如烤烟、茶叶以及云南的养种植业”,也就是说,与这些产业相关的烘干机烤房、饲料搅拌机、粉碎机等初加工设备将集中进行展示。

其中,“烘干机烤房是今年针对云南的烤烟、茶叶等特殊产业专门开发的专业性很强的云南特有的新型农用机械。”彭中平透露,这个其他省份都没有的烘干机烤房是这届展会推广的亮点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云南特有,但烘干机烤房已进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除了展示和推介,云南省农机协会也希望通过这次展会引导烘干机的补贴核算机制能以技术含量、实际性能等为考量标准,以至于补贴更加科学和合理,而不是现在这种以建设数量为标准进行补贴核算。

为做好和推进这项工作,协会也会根据各相关企业反映的情况,以文件的形式向省农业厅提交一个烘干机烤房补贴核算的参考意见。”邹晔说。

出国的滇字号农机企业

在缅甸、老挝、泰国,都有云南农机企业的身影,但卖出去的几乎是小型农机。”按彭中平的话说,云南的高原特色农用机械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市场,这次展会邀请周边国家的采购大户参展就是希望他们能了解和接触到更多来自云南的农机。

在农机界,不少云南的农机企业都有提到,把农用机械出口到缅甸等周边国家遇到了很大困难,对于缅甸农机市场“不少企业的回应是:缅甸农机市场很大,大家跃跃欲试但入驻不易,都还在观望。其实,也有做的好的企业,这些企业又是如何走出去的,还是值得思考。

在这些已走出去的云南农机企业中,彭中平印象最深的是自主研发且把农机卖到缅甸的昆明田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耿建文。

你看看,这是他发的微信,每隔几天他就有一车小型农机发往缅甸,他这生意做得就很开心。”用彭中平的话说,耿建文的公司就是云南高原特色农用机械的代表性企业。

其实,耿建文从2008年开始自主研发播种机,但之后的3年内,他研发的播种机没有一单成交。直到2012年,他的多功能选择性播种机在云南深受农户欢迎,同年他创办了公司,开始研发和改良更多符合云南山地、坡地等耕种的各类小型农用机械及各类配套零部件。

比较有特色的是,耿建文研发的小型农用机械注重的是零部件与主机的配套化整体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在同一主机上只要更换相应的零部件就能满足农户不同的耕地、开沟、播种等需求。

最重要的是,主机是小型的,老人、妇女都能操作,而且最贵的售价才两三千元,农户都买得起。”耿建文称,他研发和改良农机的思路来自农户,出发点就是要让农户随随便便就买得起实用的农机。除了云南市场,也许这样的出发点正是他的农机产品先于云南其它农机企业进入缅甸市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