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科技小院谱写大文章

12.09.2016  12:38

  【题记】2012年,我校出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近年来,以科技小院为代表,学校一直在进行面向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一批批研究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养成了扎实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责任感,生动诠释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

  

  教师节前夕,中国农业科技小院微信群里特别“热闹”。

  9月7日,广西金穗科技小院的张江周在群里转发了学校新闻网的一则消息:“我校四名教师荣获‘2016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资环学院李晓林老师榜上有名,全国各地科技小院的同学们都在群里点赞祝贺。

  9月8日,张福锁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的消息不胫而走,曾经驻扎曲周科技小院的方杰在朋友圈里感慨道:“八年的时间,科技小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小院’走向了国际大舞台,不是科技小院有多牛,而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农人’在为信念而不懈地奋斗,努力去改变中国农业的未来!”

  ■  小院延续大历史

  2009年夏天,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刚刚被录取为资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曹国鑫和雷友,在李晓林老师的带领下住进了小院。

  曲周,正是40多年前第一批农大人奔赴基层改土治碱的地方。曲周历史上长期饱受土地盐碱之苦,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辈农大科学家来到曲周,开始了改土治碱的历史创举。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将以曲周县为中心的72万亩盐碱滩变为米粮川,并幅射到整个黄淮海平原,一举扭转中国南粮北运的历史。

  43年后的夏天,还是在这片土地上,资环学院、植保学院和园艺学院的28名2016级硕士研究生们又像老一辈农大人那样,住进了农家院,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朋友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

  八年来,从最初的两名同学,到第二年的10名同学,再到今年的28名同学,不曾间断的8批研究生走进曲周科技小院,在田间地头完成自己的学业。

  在这八年间,科技小院指导老师张宏彦等远离都市与同学们一道长期扎根在农村。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2011年前后,张宏彦担任了曲周实验站副站长,从此更是把北京的小家抛在了脑后,一心扑在了曲周科技小院这个“大家庭”里。八年来,天天都能在田间地头见到张宏彦身影的当地老百姓说,农大师生在曲周进行了“双高”创建的“八年抗战”,老百姓常常感叹:“张老师八年如一日,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

  “校园无栏天为墙,田间变成大课堂。育人本领天天长,解愁分忧大栋梁”,今天,曲周百姓这样描述着带来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小院师生们。

  ■  小院提供大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靠科技,关键是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8年前,张福锁教授率领粮食作物“双高”创建团队奔赴曲周时,就下决心探索一条让农民受益、政府满意,也让师生得到锻炼成长的农民科技服务新模式。

  曹国鑫、雷友进驻首个科技小院后,与当地农技人员一道为农民朋友们提供科技指导。没多久,两位小伙子就成为农民朋友“自家人”。当年秋天,在科技小院的指导下,北油村村民吕福林一举获得了玉米高产“状元”。于是,越来越多的曲周农民主动加入到高产创建活动中来,要求在自己村里开设科技小院。

  如今,科技小院已经打造了一大批科技农民,科技知识是支撑农民夺高产的不二法宝。

  2009年以来,科技小院在曲周研究、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精播、玉米机械追肥、小麦水氮后移、西瓜嫁接、苹果壁蜂授粉和反光膜增色等25项技术,在田间校验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物化和机械化,形成了适合曲周农业特点的小麦、玉米、西瓜和苹果等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与此同时,还带领农村致富能手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开发,把“老营村(西瓜)”“今科富(面粉)”“相公庄园(苹果)”等一大批当地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科技小院为曲周“吨粮县”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当地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8.2%和41.5%,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曲周全县40万亩小麦玉米每年增产粮食1.15亿公斤,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专门致函称赞说,“科技小院既是你们开创的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响应)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

  曲周的成功经验也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如今学校联合各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在21个省市(区)建立81个科技小院。  

  ■   小院谱写大文章

  老一辈农大人以“曲周精神”创造了“曲周模式”,率先给中国农业开辟了一条道路,这就是后来延续了30多年的区域农业开发中低产田治理。

  近年来,全国各地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来于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膜用量等的增加。曲周同样面临着突破环境制约:如何解决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在中低产田实现粮食高产?

  这正是“双高”创建活动所要解决的大命题。科技小院在谱写一篇高产高效农业科技大文章的同时,也在谱写一篇服务“三农”的农业教育大文章。

  田间地头的劳动实践激发了科研灵感,大部分研究生到了二年级才能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曹国鑫早早就明确了论文方向: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推广。

  “农业生产实践的经历,让我长了不少本事,也让我的研究目标更明确,就是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在科技小院一干就是7年,回想起在科技小院的经历,曹国鑫坦言:“在田间地头更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第一手数据。”

  自2009年以来,全国科技小院先后参与发表学术研究文章173篇,其中SCI论文29篇,包括4篇《自然》(Nature)、1篇《科学》(Science)、2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论文;同时还编写了8部专著,研发6个产品、获得18项专利。 

  八年前,曹国鑫不会想到,自己会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出现在世界顶尖期刊《自然》杂志上。

  ■  小院培养出人才

  2012年毕业的硕士生方杰,曾在曲周相公庄村科技小院生活学习了两年。正是得益于曲周的锻炼,工作后的他很快在企业独当一面,现在已经成为大区经理。

  经过八年探索,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有了清晰路径,这就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培养:每年四五月招生后,就让研究生提前进入小院实践,参与小院活动或组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9月份回到学校,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学期的课程学习,确定研究和示范方案;次年回到小院完成研究、技术示范、驻村服务;最后一个学期回校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八年间,有近100名研究生从科技小院走向社会,获得包括省市校优秀研究生、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地方政府贡献奖等90多项奖励。发表研究论文,小院研究生也很“强”。2014年,植物营养专业70多名研究生竞争3个国家奖学金名额,按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结果获奖同学都来自小院。

  从科技小院走出的学生,一年几十次农户培训的历练,让他们面对压力沉稳自信,言语表达流畅自如,求职时占得先机,甚至很多学生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高价订购”。当然,也有一批学生则围绕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继续开展科学研究,16名毕业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科技小院创立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已得到了广泛肯定,教学成果先后获得了北京一等奖、国家二等奖。2015年,学校专门立项,以科技小院为依托,把其它专业的研究生也放到小院培养,从不同角度研究解决农村的问题。

  ■  小院走上大舞台

  源自曲周的科技小院模式不仅为河北和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高产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探索提供了新模式,也为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得到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认可,其成功经验走上了国际大舞台。

  2009年以来,仅曲周科技小院就接待了来自美、法、德、英等10余个国家院士、专家考察指导30多次,均对科技小院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科技小院已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列为全球发展范例,也被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写入全球未来粮食和环境发展战略报告中。

  科技小院工作逐步走向国际化。2015年,学校在老挝建立了两个香蕉科技小院。今年,我校与德国K+S集团以及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科技小院研究生。目前,正探讨在东南亚、非洲等地推广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模式触动了世界。9月8日,《自然》杂志配发的评论文章指出:“科技小院让国际学术界开始思考在农业生产一线讨论产量差真正意味着什么?科技小院团队在农业生产一线中诠释了产量差的真正内涵。”

  《自然》杂志审稿人、国际小农户研究专家K.Giller则说:“科技小院这种扎根农村助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创新模式是全球最成功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