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拟纳入化妆品范畴

23.07.2015  04:13

  本报记者 潘福达

  不久后网购牙膏可能要到化妆品的分类下去找了,刷牙也将成为一种“化妆”,而类似“牙膏能治口腔疾病”这样的广告也将被禁。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将口腔护理用品纳入化妆品范畴。

  “灰色监管”或终结

  牙膏成了化妆品“新兵”。送审稿中,相关部门对化妆品进行了详细定义,而“牙膏等口腔护理用品的主要使用目的是清洁和美化,符合化妆品定义”,并且规定化妆品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宣称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者暗示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牙膏列入化妆品门类其实也是与国际接轨,美国、欧盟、日本等均将口腔护理用品纳入化妆品门类管理。

  随着牙齿保护及保健意识的普及,功能性牙膏大受市场欢迎。在朝阳区双桥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统计了共三十余种牙膏,发现超半数牙膏都在包装上宣传了“中药制剂配方”或“护理修复”功效,价格也相比十元以下的牙膏贵出一倍甚至两倍多。

  不过,行业面临着概念炒作的倾向。今年3月份,因构成虚假广告,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被处罚603万元,也引发了业界关于牙膏功效的讨论。由于没有明确的法规对牙膏类产品进行规定,不少品牌商在牙膏宣传中使用医疗用语,夸大牙膏功效,宣称牙膏能够治疗牙齿疾病,此前牙膏等产品也一直允许使用“防龋”、“抑菌”等医疗术语。专家解释,自称“治疗牙病”类的广告实际上涉嫌虚假宣传,此次牙膏纳入化妆品范畴后,这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也将得到管制。不过送审稿也指出,考虑到牙膏等产品的特点,在对其功效宣称予以规范的同时,还应保留适度的灵活性,这将在后续的具体政策制定中予以体现。

  “将牙膏等口腔护理产品归类为化妆品,有利于规范化管理。”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条例可以打击宣称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产品,避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把牙膏归入化妆品来监管并限制其功效宣传,已是大势所趋。

  不过,牙膏等口腔护理用品纳入化妆品范畴将收取相应的化妆品消费税,牙膏的总体税费将有所增加,一些以医疗效果来争夺市场份额的牙膏类企业,或将受到很大影响。多家牙膏类产品企业表示将继续关注该政策,等待细则出来后视市场反应再研究调整方案。而记者了解到,面对纳入化妆品范畴后的调价传言,两面针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上调售价的打算”。

  不同价格牙膏功效差不多

  走访多家大型超市,记者发现10元以上的牙膏成了主力军,20元以上的也越来越多。一家超市里,低价牙膏放在了货架最底下,而顾客视线范围内摆放的多是10元以上的牙膏,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多数人挑贵一些的牙膏买”。

  “20元、10元、3元的牙膏功效差别不大,主要是商业概念的炒作。”北京301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生闫黎津告诉记者,牙膏的主要材料成本大致相同,例如摩擦剂、粘合剂、洁净剂、芳香剂的成分没有什么差别,而一些抗过敏、止血、美白成分的添加剂,才是让牙膏“身价”翻番的原因。

  据介绍,市面上的“功效牙膏”效果有限。按使用效果分,功效牙膏主要有美白类、药物保健类和防龋等,不过牙膏在口内停留的时间并不长,“特效成分”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很难。例如美白牙膏的美白功能被过分夸大,而加“”牙膏几乎无法为牙齿补钙。

  “并不是价格越高的牙膏就越适合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口腔情况的牙膏即可。”闫黎津建议,如果没有口腔问题,选择普通清洁型牙膏即可,不同功效的牙膏最好交替使用。“无论哪一类的功效牙膏都不能代替口腔治疗,不能依赖牙膏所说的‘神奇’功效。”闫黎津特别强调,牙膏的基本作用就是清洁口腔、清新口气等,一旦有了口腔问题还应积极去医院治疗,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半年就应检查一次。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