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16.10.2017  09:03
   中国林业网10月16日讯  近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委托中国林学会在海南尖峰岭主持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对中国林科院热林所(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持的“海南热带雨林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
  该成果共取得5大科技突破。一是优化了热带雨林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系统,建立了一个精细的区域尺度热带天然林植被动态监测样地系统。二是基于理论模型评估了区域物种多样性,改进了区域物种丰富度评估技术。三是探明了热带雨林主要植物种群属性、空间关系和分布格局,发现了一批植物和真菌新种和新记录种。四是探索了天然林自然恢复的机理,提出了稀有物种是评价森林恢复效果指示物种的新观点。五是解释了热带雨林稀有物种与常见物种如何实现共存机制,提出了新的保育策略。
  鉴定委员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审阅材料、听取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在技术方法方面,该成果创立了点面结合的“大样地+公里网格样地”区域热带天然林动态监测样地系统,对完善国家森林生物多样监测体系、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制定森林抚育、恢复与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在理论研究方面,该成果建立和验证了新的热带地区森林植物多样性评估简化模型,为区域物种多样性评估提供了有效方法;探明了植物多样性恢复与土壤、气候等因子的定量关系,揭示了稀少种和常见种的权衡关系是决定热带森林群落物种恢复程度的关键因素,为热带地区森林植物多样性恢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应用方面,该成果已经在海南、广东等省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效益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热带地区,特别是海南生态公益林管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评估有重要意义,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绿化宝岛行动等社会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总体上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该研究成果是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我院森环森保所、华南农业大学和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多个合作单位,历时10余年在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植被恢复方面的阶段性技术总结。(中国林科院热林所)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