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小校庆淘出近百老物件
1931年的校刊。
本报记者 贾晓燕
昨天,灯市口小学迎来150周年校庆。校长滕亚杰透露:在筹备校庆过程中,学校淘换来近百件老物件,其中有民国时期的校刊、学生证、毕业证、徽章等。“有些老物件反映出的开放的教育理念拿到今天也不过时,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借鉴。”滕亚杰说。
民国校刊彰显开明教育
与其它学校相比,灯市口小学的校史馆颇为别致,因为此馆并非一个独立房间,而是设在教学楼二层的楼道里,令路过的师生和校友一览无余。
“看,这是我们收集到的最早的一本校刊,昨天才拿到!”滕亚杰兴奋地指给记者看。历经80多年,这本1931年的校刊依旧保存完好,只是封皮上的图案有点模糊,既像水墨画,又像被墨汁泼洒过。翻开细看,里面图文并茂,记载了当年的教职员工、各班班史以及学生在校生活、开展体育活动等情况。“记录这些内容的是当时的学生自治会,相当于现在的学生会,说明那时候学生的能力非常强。”
校刊上还详细记录了学生们参加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比如国际研究会、机械实习团、英语练习会、国学研究会、国乐团等等,说明当时学校教育学生不死读书,旨在使“各人本能,尽量得以发展,以增其生活上之兴趣”。而且,当时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像记录“职业指导团”的文字是这样写的:“去年游定县,唤起了农村考察的注意;今年又去了一回津沽,得到好多工业的见闻。”而记录“食蜂指导团”时则留下了这样的笔墨:“蜂业的好处,当然众所共知,不过学生时代,学此一道,尤其是获益匪浅……”
作为百年学校,灯市口小学自1929年起每年都有校刊,可惜由于历史变迁,这些校刊并未留存。今年4月,学校向校友广泛征集,并在旧书网站上四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到了1931年、1935年、1939年和1941年的4个版本,另外还有一本体育特刊。当年的学生们很有生意头脑,这些校刊不是免费赠送,而是有定价的,两块大洋一本。另外,学生们会在校刊中打各种广告。更有趣的是,学生们还会以老师的口头禅为关键词,将其评为“某某先生”。“这些开明的教育理念可圈可点,值得现在的教育工作者研究。”滕亚杰说。
七旬校友捐赠60多年前红领巾
尽管寻找校史资料的过程很艰辛,但期间灯市口小学也得到了众多校友的慷慨捐赠,令老师们感动不已。
1950年,学校建立了“中国少年儿童队”,校友李博铨是第一批被批准入队的学生,后来当上了少先队中队长。他至今保存着自己的第一条红领巾,本打算将这个珍贵的“传家宝”传给外孙女,当听说灯市口小学要举行150周年校庆活动后,毅然连同当年的队员证一起捐赠给了学校。
今年76岁的老校友周蛟先生捐出了1950年在校读书时的报告表和入学证。从发黄的报告表中不难看出,当时学校记录学生成绩非常细致,既包括季考、学期考、日常平均、总平均、百分比、实得分数等学业成绩,还有涉及身高、体重等健康内容,比如在“现患下列缺点需要矫治”一栏中,老师提醒他要注意“眼病”和“扁桃腺”问题。
重温当年上学时的情景,而今已白发苍苍的周蛟仍记得音乐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放黑胶唱片,“我就是在那时候知道了贝多芬、莫扎特,这是最好的艺术启蒙教育。”而在手工课上,老师要求根据祖国大好河山做一幅作品,周蛟回家利用石膏做了一个中国地图模型,得到老师夸奖。“后来,那个模型在学校展出了好几年。”想到这些陈年往事,周蛟尤其感谢老师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鼓励。
背景阅读
三校同庆
建校150周年
昨天,东城区灯市口小学、166中学和25中同时举行150周年校庆。
这三所学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864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开设了育英学校(男校)和贝满学校(女校),以及培元小学和博氏幼稚园。育英学校就是25中的前身,贝满学校就是166中学的前身。创办初期,贝满学校称为“女蒙馆”,育英学校称为“男蒙馆”,其中,育英学校小学部就是灯市口小学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之初,育英小学在北京第一个响应政府号召,由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学校,同时又率先打破传统,开创了男女同室上课的先河。1956年,育英小学正式更名为灯市口小学。1996年至2007年间,灯市口小学陆续合并了王府井大街小学、南池子小学和大甜水井小学等8所小学,但从校舍上保留了灯市口北巷中高年级部和礼士胡同低年级部两址。
如今,166中学也已创办出以科技、文学为特色的公办中学,也是本市第一所实行“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制”的国际学校。昨天,该校以校庆为契机,启动了中非教育项目,与肯尼亚莎茹妮女子学校建成友好学校,将博雅教育理念延伸到国际。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