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湿地保护国际研讨会发布《黄海宣言》(世界脉动)

25.09.2014  20:12

      本报讯    记者铁铮    通讯员徐迎寿报道    黄渤海滩涂湿地围垦、近海水域污染已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关注热点。9月17日闭幕的中国黄渤海潮间带湿地保护国际研讨会通过并发布了《黄海宣言》。

 

  据悉,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通过自然保护联盟第28号决议,呼吁各国政府与社会团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遏制黄渤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保护迁徙候鸟的栖息地。为履行这一决议,10多个国家的专家、政府官员、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代表等150多人聚集在北京林业大学,在两天的时间里,对黄渤海湿地的现状及其全球重要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国内外经验和未来的行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广泛共识。

 

  与会代表认为,黄渤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泥质滩涂,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际意义。黄渤海湿地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周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黄渤海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是加强环境领域国际合作的战略领域。保护好黄渤海湿地,对于加强国际合作、履行迁徙候鸟保护的全球责任、践行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会者认为,生态红线、加强执法与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的实施,为黄渤海滨海湿地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黄渤海湿地围垦与退化问题严重,形势严峻,已成为全球受威胁程度最严重的迁徙候鸟栖息地之一,且近10年仍以每年2%的速度在消失。

 

  北林大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教授透露,自2005年以来,已有140万公顷湿地消失,占中国滨海湿地总面积的22%;滨海类型保护率仅为23.99%,远低于其他类型湿地43.51%的保护率。近海水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迁徙候鸟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海洋水产资源趋于枯竭,生态旅游质量不断下降,已对黄渤海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黄海宣言》呼吁,社会各界、各级政府高度认识黄渤海滨海湿地所提供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海岸带、减灾、渔业与旅游等;将滨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强公众教育,建立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机制。

 

  宣言认为,应加快湿地保护立法进程,冻结现有一切滨海湿地围垦项目,开展黄渤海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评价;确定关键生态保护区域,尤其要保护潮间带湿地。在唐山南堡湿地、江苏如东等尚未得到保护的关键区域,划建自然保护区;评估现有保护体系的有效性,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保护地体系。

 

  宣言说,要运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现有生态红线进行科学评估,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划定确保协同各部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红线,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编制黄渤海滩涂湿地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并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专家认为,要加强社会各界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滩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成果与经验,将黄渤海滩涂湿地保护纳入一些关键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加强黄渤海湿地生态特征的监测与研究,建立国家滨海湿地监测网络,为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