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新推进驻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28.07.2015  16:53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就推进扶贫开发作出了系列指示,并把扶贫开发提高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此,作为对口帮扶“老、少、边、穷”县—永顺县万坪镇上坪村的湖南省农机局扶贫工作组,立足吃透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坚持摸清底数、发挥优势,创新践行“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工作思路,实施因势定策、精准帮扶,让贫困户致富有“”可乘。

上坪村位于永顺县万坪镇的中部,国土面积7.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01户1128人,其中18岁以上60岁以下的劳动力768人;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89户393人;产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全村水田1200亩、旱地200亩,农机化水平不高,2014年机耕、机插、机收、机烘率分别为70%、5%、80%、0。针对村情实际,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摸清底数定“路子”。经过入村后近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上坪村自有水田1200亩,其所属乡镇万坪镇有水田12000亩,成块连片的水田面积在全县各乡镇中位居第一。村里有现成的熟练农机手21名,不用培训即可上岗。同时,农机合作社在永顺县仍为新兴事物,发展潜力大。省政府农业“百千万”工程对农机合作社扶持力度空前的大,村民办社的意向非常强烈,在上坪村发展农机合作社,集聚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机不可失。为此,我们经过反复调研征求意见后,确立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思路,由村里能人牵头占大股,部分贫困户以产业扶贫资金委托村集体持小股,扶持成立了上坪村的第一家农民合作社—惠丰农机合作社。拟将惠丰农机合作社打造为上坪村脱贫致富的发动机,将农机作业服务发展为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新兴产业。

二、筹集资金找“靠山”。贫困户要搞农机合作社,本钱从哪里来?征得贫困户同意,我们将村里131名贫困人口每人1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集中打捆,委托村集体入股农机合作社。一方面解决贫困户入社资金问题,另一面可最大限度降低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成本。贫困户属于弱势群体,智力体力等各方面要素都处于低下水平,简单地组合,不仅不能相互依赖,形成优势,很有可能会一盘散沙,彼此拖累。要发展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必须有能人带头,给贫困户当“靠山”。为此,发动村中政治、经济、技术、管理能人入股惠丰农机合作社,村支书、村主任、村秘书每人投资2万元,带动农机手吴忠勇、张代红、村中秀才田春晖各投资10万元,共筹资金36万元入社。能人带头,贫困户有了“靠山”,合作社有了主心骨。

三、吸引能人有“甜头”。合作社要办好,必须找准贫困户、能人的利益结合点,形成彼此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让贫困户有“靠山”,还要让能人有“甜头”。给能人的“甜头”就是产业项目,产业项目是贫困户能人走到一起的利益纽带。惠丰农机合作社正积极争取省政府“千家”农机合作社项目支持,该项目为新购农机装备100万元的农机合作社补贴60万元。有项目支持的“甜头”,能人就有了领办农机合作社的信心,就有了给贫困户当“靠山”的积极性。同时,要求能人在合作社的股份比例不能太低,太低了没有吸引力,惠丰农机合作社6个领办人的股份占到了70%。

四、助推产业找“市场”。省政府“千家”农机合作社项目支持力度很大,为此,我们结合自身优势确立了“烧旺一炉火、照亮周边人”的经营思路。合作社先对村里自有1200亩水田实行机械化作业全覆盖,再逐步辐射周边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业务谁去联系?村支两委的三大主干,他们既是合作社的领办人,又是村干部,理所当然成为合作社的最佳“推销员”。5月7日,惠丰合作社采购总价值34万元的第一批机具—3台轮式拖拉机、1台乘坐式插秧机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为村民的水田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截至到5月30日,完成了400亩水田旋耕作业,100亩机插秧作业,实现作业收入4万元。

五、持续发展优“环境”。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拟在2016年对全村1200亩水田实施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机作业环境,让农机“下得了田”;拟为合作社建设300平方米的机库棚,让农机“有家可回”;拟在村里实施机插秧作业补贴,让村民得实惠的同时,为插秧机拓宽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优化自身运营机制。选定村主任任合作社理事长,抓全面工作,村秘书任经理负责内部管理,“一把手”村支书不直接管钱管业务,任合作社监事长,监管合作社规范运行;选拔村中威望高能力强的党员,成立党小组派驻农机合作社,帮助合作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监督合作社财务收支;兼顾社员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实践中发现,农机合作社在推进扶贫开发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获得实在的经营效益。结合自身条件和农机合作社多年发展经验,预计2016年,惠丰农机合作社可实施农机耕、种、收、植保、转运、烘干六个环节作业服务面积5000亩以上,盈利40万元以上,贫困户张代红获得收益8万元以上,委托村集体入社的贫困人口每人获得收益800元以上。合作社的农机使用寿命按六年计,贫困人口1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入社投资,可带来4800元的收益回报。二是提供可观的劳务收入。每年可为10个左右的农机手提供总计约10万元的劳务收入。三是破除“精英俘获”的魔咒。”“精英俘获”即政府部门与农村精英结盟,俘获国家财政项目投入,作为弱势群体的一般小农没有得到或仅获得微不足道的实惠,其已成为当前国家财政项目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惠丰农机合作社的社员全部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个人股最大比例为20%,包括张代红在内的贫困户占股近50%,财政项目补贴资金直接打到合作社账户,贫困户可最大限地领会到“政府善意”,有效破除“精英俘获”的魔咒。四是促农村“三要素”回流。三农专家温铁军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三要素大量净流出农村,导致农民收入长期低迷,农村衰败。惠丰农机合作社将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三要素牢牢地捆在一起,并促进部分流出的要素回归,经营产生的效益留下来并继续作用于农村,让农村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尤其是,合作社的主要成员不用再为生计奔波于沿海城市,其父母妻儿不用再忍受留守之苦,于家庭增加了幸福指数,于社会确保了稳定。五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惠丰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将直接推动上坪村及周边乡村家庭农场的发展,预计到2017年,上坪村发展4个以上家庭农场,覆盖1000亩以上水田,水稻生产规模化率超过80%。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力军,上坪村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大幅提升,预计到2017年,机耕、机插、机收、机烘率分别达到95%、70%、98%、60%。六是颠覆了传统农业模式。农机合作社将农村部分剩余或兼业劳动力与先进劳动工具的农业机械有机结合,形成分工明确的组织,加重了与外界谈判的话语权,降低了分散小农与大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入社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