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种出“千亿级”茶油产业

28.06.2016  11:31
  蒙蒙细雨的夏至日(6月21日)刚过,被称为“仙居”的恩施不见酷暑,在北纬30°、海拔400—800米的群山里,漫山遍野生长着野生油茶树。茶树结成的茶籽,正通过现代化工艺深加工,变成一系列油茶产品,包括高端食用油、化妆用品、洗涤用品,甚至连果壳也能制成机制炭走进市场。
  居住在恩施利川市文斗乡的村民蒋仁贵,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地山地种植的经济作物,相比以往仅供糊口的300元/亩年产收入,蒋仁贵每亩地将有望创收3000元,较之前增长10倍。
  “2015年湖北省茶油产地大约有302万亩,恩施的野生茶树林大概占到200万亩。”6月24日,湖北省林业厅茶油办办公室主任陈清波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茶油种植面积要达到7000万亩,其中新造林2487万亩,年产茶油总量达到250万吨。
  6月22日至24日,长江商报记者走访了恩施州部分茶树种植生产基地及当地茶油龙头企业。“仅仅是今年,一吨茶油大概涨了一万元。”湖北宜恒茶油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宜恒”)董事长吴楚银告诉记者,该公司计划在3年内完成50万亩茶油基地建设。
   恩施将迎来千亿级茶油市场
  “我在2007年调研全国茶油市场的时候,当时只有一家湖南的公司在做。”从事茶油行业近10年的吴楚银是土生土长的恩施人,小时候他就看到家里的老辈们用恩施山上的野茶油果榨土茶油食用。如今他一手创立的宜恒,已成为全国茶油十强企业,实际控制恩施野生茶油资源每年达1万吨以上。
  “目前百亿的茶油市场,将迎来一轮爆炸式的增长,从100多亿的市场急剧增长为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吴楚银心里有一笔账。
  6月22日,记者踩着雨后还略脚滑的山坡来到恩施。在恩施市区近郊的山地上,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野生茶油树生长于丛林。当地人告诉记者,野生茶油树“喜阳”,“只要向阳的地方挂果率就很高,给点阳光它就灿烂”,茶油树寿命极长,百年老茶树在恩施比比皆是。据吴楚银初步估计,在恩施的野生林里,最低有10万株野生茶树。
  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油茶是我国的天独厚的资源,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和橄榄油相媲美的木本食用油料,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甚至高于橄榄油。有专家预测,与油料农作物相比,每亩茶油的产值约为4.2亩油菜或1.34亩花生的产值。200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并有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三个部门联合对外发布,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上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单一经济林树种。根据《全国茶油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到2020年需新造油茶林面积5200多万亩,年人均油茶占有量达到2公斤,全国茶油产量需要增加10倍,年缺口达到250万吨左右。
  “自从我们公司大规模收购之后,当地的茶油价格也在逐年增长,从2007年的4元一公斤上升到2013年的16元一公斤。”吴楚银介绍,自从瞄准茶油市场之后,宜恒开始大面积收购恩施野生山茶树,由当地农民上山采摘,宜恒公司负责收购。当地村民仅靠每年秋季采摘茶油果,每户即可收入几千元。
   市场对山茶油接受程度渐高
  《全国茶油产业发展规划》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山茶油年总产量只有26万吨左右,年人均占有量仅0.2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40%以上的水平。目前,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已经实现食用油木本化,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木本食用油料也占到本国食用油的80%至90%。
  2010年,湖北省林业厅针对茶油产业成立茶油产业发展办公室。6月24日,该办公室主任陈清波告诉记者,“2015年,湖北省茶油产地大约有302万亩,恩施的野生茶树林大概占到200万亩”,目前湖北省黄石、恩施、黄冈等地都是茶油重要生产地。
  近几年,省内也应势产生不少茶油龙头企业,如恩施的宜恒、咸宁通山县的黄袍山。
  6月25日,记者拿到一份茶油电商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仅今年茶油天猫销售额就较去年增长20%,主要消费区集中在广州、福建、北京和上海等地。唐老农山茶油创始人唐国安告诉记者:“目前市场正宗山茶油价格为一吨9万元,45元一斤,随着国人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山茶油的普及,市场对于山茶油的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前景很好。”
  业内专家预测,若茶油以精品形式打入国际市场,每吨售价可超过25万元。
   贫困村靠茶油脱贫 每亩年产有望增10倍
  “我们以前种过很多东西,辣椒、萝卜都尝试过,有一年萝卜种了好几百亩,最后全部烂在了地里,没有人来收。”蒋仁贵是湖北恩施利川市文斗乡花地坪村的一位普通农民,2015年他将家里的地全部流转种植成茶树,按照目前的市场发展,4年后蒋仁贵的茶油果直接卖给合作企业宜恒,每亩地收益有望达到3000元。
  位于湖北省最西边的恩施州文斗乡,多为山地,地理位置偏僻,长期以来没有找到好的产业发展,是湖北省“十二五”规划中贫困村聚集乡,该乡有4个村被列入湖北省“十二五”贫困村名单。蒋仁贵告诉记者,目前村里90%的劳动力都在外地,农业种植收入低,种植茶树之前,村里很多地都无人耕种,成为山地。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茶油的主要种植区,多为以往没有找到合适致富道路的贫困区,比如被称为“茶油之乡”的黄石阳新县、已将茶油作为化妆品终端产品上市的咸宁通山县、正大力发展茶油产业的恩施州来凤县、黄冈市英山县等,都是湖北省贫困村密集地带。
  毫无疑问,茶油产业的到来,为这些以往的贫困村,指出了致富新道路。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阳新县油茶鲜果产量26400多吨,产出茶油1760多吨,阳新23.2万亩茶园除约8万亩尚未达效外,每年产值可达3亿元。
  5月25日,文斗乡花坪村书记王珍文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花坪村以前每亩地收成大概为每年300元,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业作物,而在种茶树之后,每亩的收入预计达到3000元。精准扶贫项目出台后,文斗乡野生茶油资源被调研发现,“当时我们6个村的书记,一起坐下来商议,最终达成共识改种茶树,并且主动找到宜恒公司。”2015年,整个文斗乡已经改种5700亩茶树,该乡8个村总计3000户左右的农户参与。到今年冬天,文斗乡将种植2万至3万亩茶树。
  相比于其他经济作物,油茶是一种长寿树种,具有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对于劳动力不足的文斗乡来说非常适合。“那些家里没有人的农户,只需委托邻居帮忙种植就行,每亩地只要大约100亩的种苗,劳动力要求很小。一旦种植成活,后续劳动投入也很小。”蒋仁贵告诉记者,自从推广茶树之后,村里90%的荒地全部种上了茶树。
  这实际上也响应了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在经济和生态效益上达到双赢。“种成茶树后,每亩地就可以享有1200元的国家补助,文斗乡整个茶树项目做下来,可以得到700万元左右的退耕还林政策补贴金。”王珍文说,按照宜恒与文斗乡签订的协议,茶油挂果成熟之后,宜恒将以最低保底价10元一公斤的价格收购。(记者 刘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