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归来:一个胖子的柔情似水

16.02.2017  11:34

来源:爱我大兴社区网手机客户端

下午六点,薛禄宇所在的办公室响起了警报,紧接着是市气象局发出的通知:目前风力已明显减小,解除大风蓝色预警。而薛禄宇却不慌不忙的起身关了警报,检查了下电脑上的数据,并没有发布“解除大风蓝色预警”的通知,而是继续刚才的工作。“跟市里的情况不一样,大兴处于北京的最南侧,所以这儿的风势现在还没有减弱,不能解除预警”。

农业、航天、交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了解天气的走势,而薛禄宇作为大兴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员之一,为全区的各个行业提供天气预报的工作。

最意外:别人眼中的他“你怎么去做气象工作了?

他体态微胖,喜欢把头发梳到后面扎成一个小辫儿,爱开玩笑。与理工男的刻板印象不同的是,无论从言谈还是着装他倒是像个文科艺术男。

09年薛禄宇毕业后,就回到北京从事气象观测工作。这项工作需要精通计算机编程、大数据、气象学等学科,这项对专业要求极高且涉及多类学科的工作,让他的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选择金融、软件开发等高薪行业。

大学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上很多人都选择了其他行业,谁都没想到这个在大学时候带着他们打游戏的男生竟然做了气象观测员,他说:“怪自己当初年轻相信了老师的一句话”,说完这句话自己也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最特别:春节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紧张的工作日

因为工作性质要求,他们需要一天24小时都要观测天气情况,因此实行轮班制。三天里要上一个24小时的班和一个8小时的副班,休息一天后继续轮回,没有节假日,从工作到现在的8年时间里,他值了6个年班。

这个意味着团聚的节日会让他们倍感压力,因为燃放的烟花爆竹,随时可能有把观测站点燃的可能性。

2010年的春节,是他工作的第二年,也是他第一次在春节值夜班。“当时心里有点紧张,整夜都不敢松懈,时不时地跑出来检查下周围的环境,不过在百叶箱下看烟花确实挺漂亮的”。

直到现在他在节假日的时候都睡不踏实觉,有时候整晚睡觉都在做噩梦“一个鞭炮把观测站着了”。

最感触:一个“糙汉子”的华丽转变

薛禄宇的第一份工作地点在密云,刚刚今年元旦被调回大兴。他坦言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并不喜欢干这行,觉得太束缚。到什么时间必须干什么事,不能提前更不能晚,这跟他的性格完全相反。

这些年的工作,把他急躁的性格磨合得越发细腻。一个解除大风蓝色预警的时间,来来回回检查好几遍。“其实现在很多东西都自动化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在发布的时候人工检测一下,工作时间越久越觉得,这种小细节往往更难把控”。


天气预报是在全球同一时间进行观测,早上八点和下午八点是观测时间。然后结合上游观测数据进行数值计算,了解未来的天气形式。


13年6月的一天傍晚,有一个对流云团从北京西部爬山迅速向东移动,当时风速达到17米秒也就是8级风。一个闪电过后,自动站的电路被击穿了,情况十分紧急,没人能想到雷会把电路击穿,而马上就是20点的观测时间了。

当时还没有备份自动站,无法确认自动站故障原因,要想留下当时强对流天气的数据,只能人工检测故障原因”。

室内留了位同事做预报服务,薛禄宇则跑出去修复自动站。这团对流云来的猛烈,雷电不停地闪着。

一个闪电下来,天都是白的”,稍有不慎就会被雷击倒。

事后,单位同事也在思考这件事的风险与价值。

20点的数据肯定不能停,这种强对流天气发生时的气象要素又是变化非常剧烈的,数据非常有价值,应该去修”。

最牵挂:一个小精灵的降临

这一年来带给薛禄宇最大的感触,就是在他升级做爸爸以后。“作为父亲我肩上的责任重大,但对于女儿同时责任更重了”。

去年十一月,薛禄宇第三次代表北京去参加全国气象技能竞赛。在比赛前的三个月里他和另外的两名参赛者要集中培训,白天老师过来讲课不能耽误课程,所以偶尔晚上回去陪陪家人。

有一次他在和爱人视频,在旁边的女儿也凑了过来,刚吱吱呀呀学说话的女儿一边叫“爸爸”一边扒开手机。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以为我在手机后面,所以扒开手机找我”。

被调回大兴后工作适应期也让他感到困惑,“大兴和密云的情况不一样,很多在密云会发生的情况,在大兴反而不是很强烈,只能不断的学习”。

现在我回到家乡也让陪家人的时间多了起来,虽然有时候家人也无法理解我现在的工作,但是每次预报了准确的天气通知到各个地方,特别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