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旅客在港买药遇“斤变两” 录音告店员

15.05.2015  12:56

  发自香港 香港买药再遇上“斤变两”骗局,醒目的广州旅客录音,成功让店员入罪。香港铜锣湾边宁顿街仁轩燕窝中西药行57岁男售货员黄冯益误导一名女顾客,让她原以为580港元“以斤计”的花胶,结账时突变为实收1.8万港元的“以两计”。受骗女事主第二次赴港到该店买药,录音后向香港海关投诉。最终,店员被控两项《商品说明条例》中“作出属误导性遗漏的营业行为”罪,昨日在香港东区法院受审,被裁定两项罪名成立。还押等候29日判刑。

  买两斤花胶掉入陷阱

  在香港一市斤等于16两,香港不少出售参茸海味中药材的药房往往利用斤两差别,在标注单价标签上“玩花招”,或者刻意将“两”写得很小,几乎看不到,或者等顾客付款时调换价格标签,将以“斤”为单位的标签改为以“两”为单位。

  这宗“斤变两”的骗局就发生在香港铜锣湾药房集中的边宁顿街。女事主是广州旅客,她在2013年11月14日到铜锣湾边宁顿街仁轩燕窝中西药行购买花胶。当时,店员黄冯益称花胶580港元,但未有回答是以斤或两计算。以为580港元一斤花胶价格划算,在店员怂恿下,女事主最终决定购买两斤花胶,没想掉入陷阱,店员以两计价,两斤花胶约1.8万港元。

  消费者录音揭发店员

  女事主以信用卡结账,但未有留意账单价格,经过两次刷卡后才发现要支付1.8万港元,便与店员理论。店员回应花胶已经处理,事主必须买下。无奈之下,女事主买下花胶,但因信用卡限额问题,只能支付1万港元。店员则拿起少量花胶,提供价值约1万港元的花胶。

  事后,女事主深感不忿,认为受骗,但苦于未留有证据。去年2月8日,女事主再次到该店购物。购物期间,女事主偷偷录下与店员的对话,成功记录下店员“斤变两”的花招。当然,这名醒目的广州旅客没有购买任何货品。拿着录音证据,该女事主随即向香港海关投诉。

  昨日,此案在香港东区法院审理,店员黄冯益被控两项《商品说明条例》中“作出属误导性遗漏的营业行为”罪,被裁定两罪罪成,择日宣判。

  香港海关扮内地客揭店员以“两”当“斤”

  “斤变两”的骗局在香港药房时有发生。4月15日,香港海关就在铜锣湾假扮内地旅客,成功揭发店员以“两”当“斤”,回避说明价钱单位,当场将涉案店员拘捕。

  当天下午4时许,香港海关派员扮内地旅客到铜锣湾百德新街一间药行“钓鱼执法”购买花胶。海关职员以普通话要求店员介绍花胶,被店员游说购买一斤花胶,当关员问价的时候,店员支吾以对,只说880港元,没有讲明计算单位。当关员假装购买的时候,店员立即将花胶切片,并收取14080港元,此时才指明先前所说的是以两计算。

  当店员以为成功骗取,此刻海关关员随即亮明身份,31岁男店员随即被捕。香港海关表示,早前不良营商手法调查科接获投诉,指该药行店员以误导手法,让顾客以为所购买的海味药材以斤为计算单位,在决定购买后,店员即迅速将药材切片,然后才表明真实价钱以两为单位。该店员以涉嫌违反《商品说明条例》误导性遗漏将店员拘捕,并将花胶、切片铡刀、包装机器及价钱牌等检走调查。

免责声明:广州旅客在港买药遇“斤变两” 录音告店员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