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超越港大排名的启示
来源:南华早报中文网 2015-9-23 何建宗
以英国为基地的全球大学排名机构QS最近发表了2015全球大学排名,当中有两个亮点:第一,清华大学跃升22级到全球25位,位列全中国第一,亚洲第三;第二,香港科技大学首次超越香港大学,为全球28位,香港大学由第28跌到30位,可谓斯人独憔悴。
在香港,一般对这种大学排名不外乎两种看法:认为大学应该专注它的教学和研究使命,不必在乎每年的排名(多数大学官方尤其下跌中大学的说法);认为评级和它的分项成绩能有效反映大学的优点缺点,应该虚心接受,力争上游;(大众和大部分大学管理层心里面的想法)。几年前有某大学校长上任后认为排名不重要,教育学生更重要,之后排名果然不断下滑,真可谓“认真就输了”!事实上,笔者从来没听说位列榜首的麻省理工、哈佛或剑桥大学会把教育好学生与研究或排名对立起来,这也许是香港高等教育的怪现象之一吧。
QS的评分标准有六个,包括学术声誉、雇主评分、师生比例、教员论文引用比例、教员国际化和学生国际化等等。今次清华大学跃居全中国(包括香港)第一,意义可谓非比寻常。香港的大学自1998年香港赛马会资助开始,陆续收取内地本科生,学额由当初每年几十人增至现在占总收生超过10%,约2000多人。内地学生对香港的大学从不太熟悉到趋之若鹜,到了前几年,更有不少内地省状元或科目状元宁愿放弃北大清华的取录,攻读香港的大学,其中以香港大学的“吸状元”能力最强。然而,好景不常,随着内地学生选择越来越多,加上部分香港年青人排斥内地人的报道不绝于耳,近年报考香港各大学的内地生已呈现下降之势。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清华和港大的比较,可以发现在学术声誉、雇主评分和师生比例三个指标不相伯仲, 但清华在研究表现(每名教师论文引用比率)以84.2分比56.3分大幅抛离港大,弥补了前者在国际化两个指标的不足。熟悉高校运作的人都会知道,其他指标如师生比例也许可以用资源补足,雇主评价也会受制于抽样的方法,论文引用数量才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真功夫”!不少香港人在评价内地大学时,往往以其制度的相对优越性自居,忽略了内地在学术方面无论资金和人才方面的大量投入。正如部分香港人还陶醉香港在法治、重视合同精神、了解东西方文化这些形式上的相对“优势”,但对于实质推动社会前进的范畴包括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停滞、硬件不足、土地不足等问题却视而不见。况且前述的所谓优势,也随着部分年青人逐步失去国际视野,排斥外地包括中国大陆的竞争而备受考验。
最近香港大学学生和校外人士冲击校委会,干扰副校长任命的事件仍未平息,不幸地校园政治化仍持续发酵。当我们仔细了解上述排名的指标后,一些人以所谓大学“学术自由”受损会影响排名的说法实在不攻自破。港大中人必须反思的,是为什么研究表现会远逊于清华和其他大学,并制定出短中期措施加强研究实力,保持世界一流的地位。
研究表现是国际间衡量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因此任何一流大学必须能够吸引足够优秀的研究人员、大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近月来,除了港大事件,还有浸会大学学生试图冲入会议室阻止新校长任命、城市大学学生抗议和诬蔑大学捐赠者并扰乱仪式的进行。这些危险的信号在短期内陆续出现,也许对未来一两年的大学排名影响不大,但长远来说,这种激烈和不文明的校园气氛蔓延的话,势必影响全球优秀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加入香港高校的意愿,这对于香港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肯定是负面的。
(本文作者是前香港发展局局长助理,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