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清华学子在红寺堡的216个小时
来源:宁夏日报 2-13 胡彦华 龚其云 杨晓秋 杨之汀
(一)
这几天,魏思策有点心不在焉。
24岁的他白净、斯文、彬彬有礼。
无论走到哪里,看见什么,他都会不由自主在心底泛起一种莫名的情绪,“总是忍不住要拿家乡跟吴忠市红寺堡区比,比经济发展程度,也比精神面貌。”这让这名清华大学法学院研二学生多少有些苦恼,“这个假期过得不轻松。”
1月25日那天,他把陈松宁和其他三位女同学送上开往北京的Z275次列车后,从银川返回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家中。四位小伙伴回到学校后,简单整理了一下手头的调研资料,也各自回到温暖的家乡。
身为调研小分队的队长,魏思策本想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把这次调研的数据、案例补充上来,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在红寺堡区的9天,留下了太多深刻的记忆,大家都需要时间去安静地消化这一切。
(二)
去年11月,魏思策和同级的陈松宁商量寒假做点什么,“我们想去基层看看,调研是一方面,另外也想为将来择业提前实践一下。”
2015年,红寺堡区区委组织部与清华大学学生基层公共部门发展研究会签订了一份共建协议,红寺堡区作为挂职基地,由清华大学每年选拔部分研究生骨干利用假期进行短期挂职锻炼。目前已先后有1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骨干到红寺堡区开展短期挂职、主题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魏思策和陈松宁盯住了这个机会。
1月15日,加上另外4名女同学,受清华大学团委和基层研究会委托,6人组成了“清华大学赴宁夏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实践调研支队”。中途一位女同学提前回去做文献调研和整理。
“我们来之前‘野心’很大,想研究出一个大而全的精准扶贫模式。”经过初步调查了解和讨论之后,结合自身优势,留下的5人决定以红寺堡镇为样本,做一个精准扶贫下的教育扶贫模式探究。
(三)
9天的忙碌让来自安徽安庆的张晴宇“见识到了真正的基层”。
小分队把样本目标锁定在玉池、弘德、同原3个村。连日来的走村串户,5个人真正领会了“所有关于基层的想像都只是想像”这句话的含义。
震撼不仅仅来自于部分农户家庭的困难程度,更多的是大部分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态度。
“那天我走访一户人家,他家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家具。3个女儿中,大女儿读高中,二女儿上初中,小女儿在村里上幼儿园。两口子供3个孩子读书,压力特别大。去年男人外出没找到活干,就回家种玉米,结果收成不好,辛苦一年,就赚了三四百元。但他告诉我,只要娃娃愿意读,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们念书。”张晴宇在走访中发现,有这种想法的困难户为数不少,“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这点得到了其他4人的认同。在他们的调研数据中,明显呈现出绝大多数困难家庭对教育的渴望,“许多人都是贷款、借钱供孩子读书。”一些贫困家庭教育支出远远大于收入。
(四)
1月22日,5人迎来了一次“大考”。
经过几天数据采集、入户走访和资料分析,小分队针对教育扶贫形成了一个初步的金融贷款教育扶贫设想,并设计了一个政策包,包括一份专项教育贷款合同样本。
当天,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年轻气盛的5个学生娃与全镇40多名干部座谈。
质疑声很快出现。
“镇干部主要觉得我们的数据不充分。”魏思策和伙伴们很快意识到,如果没有扎扎实实进村入户,样本量不足的话,所谓的精准扶贫模式就是纸上谈兵,很难应用到大多数家庭中去,“肤浅的调研反而会帮倒忙。”
座谈会一结束,5人打印了一份玉池村的建档立卡户名单,从上午11时直到下午6时,马不停蹄像过筛子一样,把100户困难户挨个走了个遍。
“我们随后会把数据、案例补充到PPT里,完善研究思路,大约在3月初形成报告。”
那天的玉池村,天空飘着雪花,最低气温零下15摄氏度。
1月23日,张晴宇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一直以为,每一丝从耳旁划过的风线都来自未来的回忆,此刻我的身边狂风大作。感谢每一段际遇。
这一天,他们结束了在红寺堡区的调研。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