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前行 ——记2015年“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李衍达
记者 赵姝婧
李衍达: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从毕业前一年起任助教,至今已在清华工作57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开辟地球物理信号处理、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等几个重要的交叉学科方向,是国内生物信息学的开拓者之一。曾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1994年担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1995年~2004年担任首任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为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和我校信息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为我校的学术环境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还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兼信息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为我国的信息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李衍达在清华大学工作的第57年,这些年来,他孜孜不倦,攻克了一座又一座科研高峰,开拓了多个重要的交叉学科方向;他鞠躬尽瘁,筹建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为清华大学信息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诲人不倦,培养了数位优秀人才,注重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和创新能力……
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李衍达仍然活跃在科学前沿,科研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止。2015年教师节前夕,李衍达荣膺“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敢想敢拼,报效祖国
1936年,李衍达出生于东莞莞城,他的童年在抗战炮火中辗转度过,为了继续学业,李衍达跟随母亲前往广州,好学的他从小就在图书馆阅读大量书籍。中学毕业时,正逢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实业兴国的浪潮中,李衍达立志要去工业发达的北方上大学。
“如今我还对报考清华记忆犹新。”李衍达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报效祖国。起初我想报考船舶学院当海军,但又不知是否适合自己。正当迷茫的时候,高中老师开导我说,你的成绩很优秀,建议报考清华,在那里能更好地实现你的理想。于是我在志愿书上坚定地写下了清华大学。”
1954年,李衍达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大三时进入新组建的自动控制系学习。1958年,成绩优异的李衍达被挑选成为电子学教研组助教,辅导同年级学生课程。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很快又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参加当时全国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发工作。
“那时粮食不够,经常吃不饱,研究过程中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但我们天不怕,地不怕,非要做成不可!”这种敢想敢拼的精神影响了李衍达一生,此后的很多研究他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那段日子,李衍达深深沉醉于自由探索的乐趣。然而1966年,“文革”开始了,在实验室全身心做研究的李衍达被迫中断了工作。不过,科研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止,他利用劳动间隙,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感应同步器及其显示控制设备。
1978年,李衍达被选为我国首批赴美访问学者,从那时起到1981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师从奥本海默教授学习数字信号处理,兼修微型计算机。这对当时的李衍达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进修过程非常艰苦。
“但我知道,国家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我要努力学到更多知识,并把它带回祖国。”在美期间,李衍达综合物理、数学与信号处理知识,进行了“人工地震波的传播与反射”研究,并提出了利用相位函数重构信号理论进行反射波抵达时间估计的新方法,从而跻身信号处理理论及方法的前沿。
1981年,李衍达学成回到清华任教,先在电子学组工作,后进入模式识别教研组。回国后,李衍达在IEEE Trans发表的论文成为清华1978年后评出的第一篇优秀学术论文。此后,他一直致力于信号处理理论方法及这些方法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经过不懈努力,李衍达突破传统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构建了融合测井数据、地质工程师知识和地震数据的信息分析方法,并在胜利油田发现了3口新高产井。如今,将地震勘探、地质工程师解释与测井数据同时处理,人机交互的方法,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手段。
1991年,李衍达与常迵教授合著《信号重构理论及应用》,同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他还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硕果累累。
开拓进取,醉心学术
然而,就在各种荣誉接踵而来时,李衍达却把目光投向了刚刚兴起的互联网领域。
“那是1994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我很快注意到这个发展突飞猛进领域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很多亟待攻破的难题。如果我们不奋力追赶国际互联网发展潮流、不开拓进取,我们势必就要落后。”李衍达说。
1994年,李衍达率先在清华大学建立网络信息研究组,并将多年研究的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控制和网络信息检索。他侧重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研究,譬如人工神经元网络、模糊系统、专家系统、进化算法的理论模型及其在网络信息智能控制中的应用,获得了多项成果。
此时,李衍达已经60多岁了,但他仍孜孜不倦,醉心科研,因为他再次发现了一个重要而崭新的学术领域——生物信息学。
“虽然我没学过生物,但是我对这一领域很感兴趣,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变化。”李衍达说,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我们要着眼于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领域,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是信息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所以一定要开拓并深入。”
从1996年开始,李衍达和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生物系的专家学者率先展开这一科学前沿的探索。“也许因为太前沿,起初并没有太多人认同,但我没有放弃,这是因为无论是在我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还是在学生阶段,我的字典里面就没有‘放弃’两字。”李衍达说。
1996年,李衍达创建清华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任首任所长。2002年,研究所发展成为我国首家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年部分并入清华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生物信息学研究部。
在生物信息学这一新兴方向上,李衍达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系统意义下生物信息学中若干问题研究”等国家项目,致力于将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中医药学,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结构研究、基因调控网络的建模和仿真等方面展开多项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结合。
李衍达十分重视学术队伍的建设,他在清华组建了信号处理理论与地震勘探、智能信号处理、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等多个研究团队,为我校信息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为我校的学术环境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电子学报主编、IEEE Fellow,李衍达还对我国当代信息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研究人生,再研究学问
在清华工作57年来,李衍达已培育了40多位博士,20多位硕士,遍及海内外学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他注重让学生们树立理想信念、塑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和创新能力。
“李老师常常告诉大家要有独立的思想,并引导我们自由选择研究方向,这极大地培养了我们的科研兴趣。” 学生古槿说。
李衍达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根据兴趣做研究,才不怕中途的艰难困苦,才会永不停步一直向前。
“我记得李老师曾说过,做一名科学家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可以不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会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从而激励自己不断探索、成长,我想这就是李老师至今还致力于科研的灵魂所在。”
“研究生首先要研究人生,然后才是研究学问,要理清做学问与立身做人的关系。”李衍达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为人谦和、视野开阔、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他还鼓励学生要有“三想”和“三力”——“理想,梦想和幻想”;“努力,毅力和合力”。
如今,年近八旬的李衍达仍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领域。“科研脚步一刻都不能停止,我希望还能继续为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年轻的清华学子们一生学习、不断进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李衍达说。
转自《新清华》2015-09-11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