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术新秀——花开二十年
近日,经过三个多月的院系初评、程序性复查、匿名评审等阶段,第二十届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揭晓,土木系邓开来等十位研究生获得“学术新秀”称号,建筑学院施珊珊等十名研究生获得“学术新秀”提名奖。
至此,“学术新秀”在清华已走过二十个年头,从评选中走出了198位“学术新秀”。回顾20年来,学术新秀评选活动促进学术型人才脱颖而出,树立学风学术典型,不断加强科研理想教育和学术品格培养,推动研究生科研技能提升,为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恰是繁花初放时––促进优秀学术人才脱颖而出
1996年5月,“学术新秀”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清华园里。那时候的评选过程还非常简单––没有悬挂在主干道的道旗,也没有现场爆满的分享会,一位同学面对着几位老师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回答老师们的提问,很类似于今天的毕业论文答辩。
但是,正是这简单的开始,掀开了崭新一页。
从此,“学术新秀”成为了校园里潜心学术、奋发有为的清华学子的一个“符号”,获得了师生的广泛认可,成为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最高学术荣誉之一。
在众多“学术新秀”中,一代代优秀的研究生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方菲,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通信与微波研究所所长葛宁都是在20年前评选出的清华大学首届“学术新秀”。
在学术新秀20周年座谈会上,首届“学术新秀”、清华大学网络中心网络体系结构和IPv6研究室主任毕军谈到,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来自外部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只有坚定执着地追求学术,才能抵制不同诱惑,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勇攀高峰。
回首20年前,一股在当时普遍流行的“挣钱热”思想开始从社会上悄然蔓延到校园,一些青年学子对于追求学术的道路产生了动摇。在这个背景下,“学术新秀”评选正是一项给浮躁氛围降温,倡导优良学风,弘扬科学精神的扛鼎之举。
20年来,在“学术新秀”评选中,走出了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第一届“学术新秀”、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盖新伟,第三届“学术新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朱廷,第五届“学术新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宏伟,第六届“学术新秀”、现任常州大学副校长丁建宁,第七届“学术新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蓝天学者特聘教授张俊英,第八届“学术新秀”、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训……
东风夜放花千树––创新评选模式,讲好学术故事
每一年的春夏之交的“学术新秀”评选开始在校园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生同学渐渐地感到那些在学术上做出重大突破的人就在自己的身边,他们或许就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或许就是隔壁实验室的师兄。“朋辈激励”的榜样作用开始在校园中初步显现。
“学术新秀”主办方之一的校研究生会,在组织评选出每年的“学术新秀”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创新评选模式,以更加有利于“学术新秀”榜样力量的传播。“学术新秀”活动也不断的借助展板、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各种信息平台,不断提高评选过程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宣传评选的理念,讲述新秀的故事。自2013年开始,评选由现场答辩改为颁奖典礼暨分享交流会。这使得师生能更深了解“学术新秀”的学术经历,感受新秀们的成长历程,从他们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科研的信心与力量。
此外,研究生院和研究生会还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自由灵活的学术交流氛围,激发创新灵感。打造基于微信平台的学术“微沙龙”活动,为跨学科、跨领域学术交流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平台。
研工部部长张小平在学术新秀20年座谈会上,回顾评选与分享方式的变革中谈到,由答辩会的方式改为了分享会的方式,现场揭晓谁是今天当选的“学术新秀”,同时请他们上台来分享自己做学术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更加符合当今研究生培养规律,也更加适合大家能接受的方式。
这其中重要的一步就在2001年第六届学术新秀评选中。校研究生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纪碰撞––学术新秀VS学术大师”活动。在当时,这种形式是新型研究生学术活动的一次大胆尝试,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2001年4月25日,三位学术新秀代表与三位学术大师进行了一次公开现场对话,当时的三位大师是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通过与大师面对面的交流,开阔了研究生同学的视野。以此同时,研究生同学们看到了作为学术新生代的“学术新秀”们与大师对话的风采,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科研、潜心学术的信心与志趣。
清华大学第十九届“学术新秀”冯婷婷便是这种朋辈激励和学术软环境建设的受益者。
冯婷婷曾在保研后,因有机柔性非易失性存储器实验结果总不理想而十分苦恼。就在快要放弃学术之时,她的师弟、第十八届“学术新秀”田禾给了她重要的鼓励。
冯婷婷在博士二年级改变课题后,田禾也始终在言行上支持她、帮助她,令她渐入佳境并为石墨烯研究与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最终被评为清华大学第十九届“学术新秀”。
对此,冯婷婷说:“田禾对学术的满腔热忱鼓舞了我,使我能够在学术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现今,由于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各类新思潮、新观念激烈碰撞,对当代研究生青年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这也是“学术新秀”评选所面临的新环境。在近年来的学术新秀评选中,还在强调学术成绩突出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了“学术新秀”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分享会,与“学术新秀”零距离沟通交流,让同学们感到这些“学术新秀”的学术理想、价值观点,积极引导研究生成为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对国家有所贡献的“新清年”。在这些“学术新秀”其中,就有很多“双肩挑”辅导员,甚至是辅导员林枫奖和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2014年新年伊始,学术新秀获得者孙晓明曾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这样回忆他的研究生时代和导师李亚栋院士––他像火把一样点燃了我科研的热情,让我从科研中尝到了无与伦比的乐趣和成就感。用他的话说,“做科研就像破案”,“写文章就像讲故事”。
正因如此,如今已经是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的孙晓明做导师之后也跟自己的学生调侃:“真相,只有一个!”当他发现了文献中的互相矛盾之处,还会像学生时代一样去问李亚栋老师,他总是眨巴着“狡黠”的眼睛,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问 “你认为他们自己全搞懂了么?”这种带有批判性和挑战性的思维方式一直是孙晓明从事科研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一直告诫自己的学生:“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在做事的过程中磨练自己。学到基本的技术,对做学问的道理有所领悟,一旦时机成熟,自然会水到渠成。”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在这20年中,李亚栋先后有5位学生获评“学术新秀”––葛建平、李晓林、孙晓明、王定胜、王训。
回顾“学术新秀”评选20年,有很多像李亚栋院士这样的良师们。“良师益友”加“学术新秀”的组合也屡见不鲜。在学术道路上,正因为有了这些潜心学术的导师,才有了一届届青年学子逐渐成为脚踏实地的实干者、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梦想家。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第十八届学术新秀唐黎阳对于导师白重恩的评价。正是从白重恩老师身上体会到了这份社会担当,才使得当初从基科班推免到经管学院的唐黎阳选择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设计作为研究方向。
实践出真知,这是白重恩老师的学术信条。也正是如此,即使在获评“学术新秀”之后,唐黎阳依旧带着一份平常心,在机制设计研究领域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找寻学术的灵感。
在第20届“学术新秀”颁奖典礼上,为化工系2012级硕士生程新兵颁奖的正是他的导师张强,同样也是“学术新秀”获得者。而张强的导师正是清华大学第14届“良师益友”特别奖获得者化工系魏飞教授。
魏飞教授在学术新秀20年座谈会上谈到,培养有优秀科研成果的研究生首先在于清华大学提供了环境、平台和研究方向,对整个的学术影响是很大,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而在课题组中,学术的传承性很重要。现在的学术研究各学科交叉、国际化竞争,研究工作必须瞄准国际前沿,提升创新水平。
清风华木渐成林。从魏飞到张强,再到程新兵,在“学术新秀”20年之际,几乎又是这样一个“巧合”,当年的“学术新秀”如今成为了导师,又在同样时刻见证着自己学生的成长与收获。薪火相传间,“学术新秀”给清华园注入着生生不息的学术力量。
目前,据调研有157名“学术新秀”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在明确其职称信息的126人中,已经有39人获得“教授”或“研究员”职称,42人获“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职称。“学术新秀”获得者毕业后大都延续了在科研上积极向上的势头,在不同高校、不同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就,创造出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些学术新秀定会青出于蓝。
“学术新秀”花开二十年,更美的季节在下一个春天。 (hcq)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作者:清华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