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如君 以诗育心 ——记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明君
记者 王 蕾
孙明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1995年6月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1997年在韩国釜山大学、2007年在日本九州大学任教各一年。2008年7月至今任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主任。2012年10月起任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讲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与赏析”、“中古诗歌研究”等。先后招收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出版专著5部、教材一部,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
2010年夏,晴日灼灼,清华园花草葳蕤。刚刚通过博士生复试的聂昕,眼看着要过了与素未谋面的导师——人文学院教授孙明君约定见面的时间,一路小跑着,从学校南门赶到新斋。拾级而上,二楼的走廊尽头,孙明君已经在办公室等待。
聂昕打量着周围,墙上高悬着王羲之的《远宦帖》,三面书柜环绕,书香四溢,卷帙高垒。孙明君一袭经典的白衬衫、灰西裤,传统文人的端方姿态,目光深邃如炬,仿若挟古风而来。“聂昕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孙明君微笑着,招呼她坐下。
五年后,聂昕仍清晰地记得这一幕。想象中不苟言笑的诗歌大家,却是温和儒雅,平易近人。“跟着孙老师读书时间越久,这种感觉越深切。不仅是我,孙老师的学生都为他的为学和为人折服,我们师门群名称就叫做‘明德如君’。”
诗歌中有大美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孙明君在读书时代,业师文学界泰斗霍松林先生曾向他提起的一首诗。虽是短短一首小诗,但炼字、结构、音韵、格律、意境不无考究。在孙明君看来,这正是古典诗词的曼妙之处,小诗中同样蕴含着大美。
“今人虽不至‘不学诗,无以言’,但人生的最高境界,正是诗意的、审美的、艺术的。应该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们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1995年,刚来清华任教的孙明君讲授全校选修课程《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与赏析》,开始面向学校全体本科生,讲授他所理解的古诗之美。
因为扎实的文学功底,孙明君讲起课来旁征博引,而略带西北口音的吟诵抑扬顿挫,裹挟着特定时代的历史情思。“孙老师讲课时整个人沉浸其中,往往只是普通的一句诗,经他点拨,同学们就仿佛和诗人实现了超时空对话,很容易体味到诗歌所表达的志趣和情怀。”曾担任这门课助教的聂昕说。
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孙明君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古典诗词的吟诵和歌唱,让课程变得有声有色。在讲述《诗经》中的《蒹葭》一篇时,孙明君找来由琼瑶作词、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放给大家听。清音袅袅中,同学们闭上眼睛,任凭思绪向历史深处漫溯——仿佛自己来到岸边,隔着苍茫的芦苇,望穿秋水,有位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若即若离。
“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比教师用语言告诉学生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何种感情,教学效果要理想得多。”孙明君说。这样的课颇受学生欢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与赏析》开课近20年来,选课人数多达4867人,最多时有400名同学同时选课,最后不得不“拼运气”,靠“抽签”来决定。2009年,该课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面对荣誉,孙明君说:“真的不是我讲得好,是中国古诗实在太美。青春年华里的同学们都是诗人,对诗歌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我要做的,只是用诗歌的美唤醒大家的诗意而已。”
走出“半人时代”
在课程广受好评的同时,孙明君亦坦言,在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园,自己还是常常会被学生问道:“学习古诗文,究竟有何用?”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如果只是遵循有用或者无用的逻辑来判断事物,我们的眼界只会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功利。尤其是在评价人文学科时,不能只简单追问能学到什么知识,我们必须考虑到人文素养和情感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在孙明君看来,完全不关心、不了解科学技术的人文学者会被边缘化,而缺少文化底蕴的科学家也只是“半个人”。
“1948年,我们的老学长、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在清华做过一场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讲演,谈的正是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问题。我希望通过诗歌激发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促进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真正告别‘半人时代’。” 孙明君说。
为此,在全校选修课上,孙明君侧重通过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使同学们在查阅文献、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人文知识面。比如,课堂上的讨论往往围绕一些开放性问题展开:“陶渊明到底是不是一位纯粹的田园诗人?世间流传的‘爱情告白书’《闲情赋》是不是他本人的作品?归隐后,他对官场是否还有留恋?”这些似乎颠覆传统认知的问题一下子抓住同学们的好奇心,也促使大家在课后仔细阅读相关诗集和人物传记,很多同学甚至翻阅多本历史文献,以更广阔的视野找寻答案。
为了让非文学专业的同学更系统地了解古典诗歌和古代文学,孙明君开始着手编纂教学相关材料。他精选出古诗300首,作了详细注释,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点评,出版了《昨夜星辰:中国古典诗歌品鉴》。围绕这本教材,孙明君又相继出版《三曹诗选》《白居易诗选》《颜氏家训诵读本》等普及读物,以期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更令孙明君欣慰的是,相当多的理工科同学通过他的课程,对古代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学期课程结束,孙明君都会请学生谈谈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有同学这样写道:“此前听说孙老师人很好,课程也相对简单,于是抱着‘考试容易过’的心态选择了这门课。但当我听过几节课后,深深被诗歌传递的情感和意境所吸引,原来中国古代文学如此富有魅力!这门课为我打开了研习传统文化的一扇窗。”
历史上的清华文科群星璀璨,虽曾因1952年院系调整一度中断,但从未停止建设与发展的脚步。“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今天,如何将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打通,即在通识课上更巧妙地传授知识,令更多非专业学生受益,是教师们面临的挑战。孙明君无疑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清华中文系主任王中忱说。
以诗育心,以文载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先。作为一名古代文学教师,用传统文化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正能量”,是孙明君所坚守的天然使命和责任。
在讲到庄子时,孙明君这样告诉同学们:“传统语境下庄子虽有些消极混世,但请你们注意,他的文章中同样蕴含着一种‘逍遥游’的态度,因此希望你们从中汲取养分,无论世界怎样纷杂,都要保持自我平静,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
“以诗育心,以文载道”的要求同样贯穿在孙明君对中文专业同学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中。“孙老师常说,作为中文系的同学,一定要有专业精神和专业意识,既然选择了中国古代文学,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博士生刘隽一说。
“孙老师非常强调‘当下’,强调古与今的共通之处,他告诉我们写论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人文科学不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实实在在地研究、解决问题,而且要明白过去的学问是对当下的照应和关怀。”刘隽一说。
孙明君在治学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派“严师”作风。一方面,他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第一手材料”,文章不说半句空。当学生向孙明君请教问题时,如果不是自己深入研究、有独到见解的,他绝不会信口而谈,而是略带歉然地答道:“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我没有做过深入研究,无法一下子给出答案。”而数日后,孙明君会拿着做满注释的笔记,主动找到提问的学生进行讨论。“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也是孙明君自己一贯秉持的风格。
另一方面,孙明君极为看重在“大文科”的视野下研究问题,在给学生列出的阅读书单上赫然列着版本学、文献学、历史学、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著作。“每一个诗人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情境里,脱离历史、哲学孤立地研究文学,无法领会文学的真谛,是做不好学问的。”
孙明君还致力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给更多国外学生。在1997年和2007年,他分别前往韩国釜山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讲学一年,两国学生学习汉学的热忱令他深为感动的同时,也颇为自豪,“中国文化对于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的影响是巨大的。”2008年,孙明君开始担任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主任,这使他感到更加任重道远——“要让更多的外国年轻人了解中国语言和历史,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孙明君,最喜欢的事情仍莫过徜徉于书斋和讲台,带着同学们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探寻历史对于“当下”的关照——“虽是‘昨夜星辰’,但依然熠熠生辉,闪烁着理想与智慧,照亮我们的心。”
孙明君在以诗育心、以文载道的路上执着地前行着。伴随着他的还有宋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转自《新清华》2015-09-25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