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底海淀区将累计认定海英人才约620人

19.12.2016  22:33

  中新北京网12月19日电(董海霞)为加快聚集一批全球有影响、行业有分量、成效可预期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海淀区将调整完善海英人才政策,到2017年底,计划累计认定海英人才620人左右。

  这是来自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信息。

  2016年,中关村海淀园预计实现园区总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整个中关村示范区的40%左右。

  海淀区的科技型企业总数目前超过1.10万家,占全市七成左右,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151家,占全市的1/2,占全国的1/10;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继续保持在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以上;区内有22家“独角兽”高成长企业,占全市的54%。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优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落户海淀。中关村核心区已经初步形成体现新经济特征、具有海淀特色、支撑海淀引领型创新发展的“高精尖”经济结构。

  在“引进来”方面,区域内设立总部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0家,占示范区总数的40%;全区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外资研发机构达350家,占全市的62%。在“走出去”方面,国际创新资源和市场配置能力显著提升。区内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额由2009年的37亿元大幅上升至505亿元,占示范区七成以上。中关村核心区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制定国际标准88项,国家标准356项,制定国际标准数量占全市的80%。

  由首都高校院所、高科技企业共建的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分别设立了美国分院、香港分院,并与美国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展开实质性合作。未来两年内,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将联合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西北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组建10家左右国际协同实验室,形成国内领先、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引领能力。

  下一步,海淀区将进一步争取新的人才管理改革试点政策,重点解决外籍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准入、社保待遇对接、外籍在京留学生实习等制约外籍人才在海淀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探索技术移民、重点领域创业移民等人才引进新模式。(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