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一年流失九百多社区医生

28.01.2015  18:29

  “我们海淀区仅2013年就流失了930多名社区中心的医生,目前区里全科医生缺口达三分之一,预防保健人员缺少三分之二。”市人大代表、来自海淀区卫生工委的杨剑飞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中语惊四座。他的发言引起海淀团代表们的共鸣,大家围绕社会医疗问题争相发表看法。

  收入低 难发展

  社区医生人往高处走

  “去年北大国际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相继开业,公立医院有一批大夫和护士跳槽了,从业满5年的大夫过去后,每年起薪据说在16万元以上。”杨剑飞代表介绍说,而社区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每个全科医生每年的收入大约在8万元。

  除了收入水平外,事业发展受限也是社区服务中心难以留住医生的原因之一。杨剑飞分析说,相对于三甲等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在评高级职称时,所占的比例不如大医院。再加上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大多是全科医生,而大医院的大夫则多为专科医生,全科医院后天的培训机会不够,这也导致社区医生的发展空间不如大医院。

  “从现状看,昌平、延庆的全科医生在往海淀跑,海淀的全科医生有的往大医院调,有的去了医药公司,有的则去了民营医院。”杨剑飞代表认为,全科医生的人员缺口过大,会影响对社区居民的服务质量,不能很好地起到就近治疗的作用。

  不完善 门槛高

  医生进基层没积极性

  全科医生缺口大的话题引起多个代表的兴趣。来自北京大学的市人大代表刘民举例说,全科医生的规范培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科院校毕业生去社区服务中心就业的积极性。

  以首医大为例,医科大学培养的本科生是按5+3体制,指5年的本科毕业后,还要经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当医生,才能考执业医师证。由于医疗法规对开处方有规定,3年内如果没有证件,就有非法行医的危险,所以现在开了个口子,大家在规范化培训中,可以拿实习医生证。

  刘民分析说,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单位少,基本上都在三甲医院。这样做是让学生们得到更严格的培训,但现实是学生们习惯了和三甲医院的专家大夫们在一起,习惯了学有所专,就不愿意去社区医院了。而三甲医院建分院、一些民营医院在扩张,也需要大量的医生,这导致一些定向毕业生宁愿毁约,也不去社区医院。

  门槛高也影响到社区医院引进人才。杨剑飞代表接着说,海淀区今年全区医疗系统的进京指标才30多个,有的社区服务中心连续几年想进人,都没得到指标。进京指标要求是硕士毕业生,但外地户口的硕士生进大医院的多;本地户口的学生就业途径多,到社区医院的也少。杨剑飞认为,引进人才应有所针对性,门槛应相对降低。

  定向培养 机构合并

  社区医院交给大医院“

  来自海淀医院的市人大代表黄慧贤表示,现在北京建医联体,实行分级医疗。但是社区医生的水平不被认可,好医生去社区的少,这导致分级医疗的效果不好。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市人大代表肇研提了个建议,可以在高考招生中让医学院校降低分数线,为北京的社区服务中心定向招录一批学生,作为全科医生来培养。

  “真正好的全科医生能心甘情愿地一直待在社区吗?”市人大代表宋贵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认为,好的全科医生跳槽是可以理解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机构合并。宋贵伦建议,由街道或社区提供场地建社区医院,然后交给三甲等大医院来经营和管理,让大医院派自己的医生轮流去社区医院值班诊治,这才是兼顾社区就医与个体发展的办法。

  本报记者 杨昌平 J161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