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货币化,交易背后的比特阴影
导读: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联手三大运营商推出面向网购用户的“流量钱包”。用户在淘宝、天猫购物或参加商家活动,就可以获赠一定的流量。这些流量可像零钱一样“零存整取”,快速提取到手机号码或转赠给家人朋友,兑换成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的全国流量包。
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联手三大运营商推出面向网购用户的“流量钱包”。用户在淘宝、天猫购物或参加商家活动,就可以获赠一定的流量。这些流量可像零钱一样“零存整取”,快速提取到手机号码或转赠给家人朋友,兑换成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的全国流量包。
此前,中国联通推出流量银行、中国电信推出了流量宝,中国移动的流量800等等,都是流量货币化的实质性探索,而这“流量钱包”等于是为最近流量货币化的热度又烧了一把火,比京东之前的170号码与购物账号捆绑赚流量向前了一大步。
流量的货币化是运营商流量经营向价值提升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一般来说,流量经营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流量客户增加、单客户流量使用增加,客户流量价值提升,通过几年的努力,移动互联网业务已经十分普及,客户基础与使用都基本成型,如何提升流量的价值就成为了运营商探索的重点。
流量货币化是可行的
与语音相比,流量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货币化特征,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的一般等价物,也就是流量货币。
1、流量是有特定价值的等价物,一定的流量对应一定的互联网服务,用户需要支付一定的流量才能享受到特定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2、流量是消耗品,使用的服务越多消耗的流量就越高,流量消耗与享受的服务成正比关系。
3、流量是可交易的,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应用服务商之间,都可以借助流量来实现交易结算,流量也就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服务间的交换媒介,起到虚拟货币的作用。
流量货币化,重要的是要实现流量的自由交易,用户向运营商购买流量,或者有互联网公司向运营商购买流量后转赠与用户,用户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流量。
流量货币化的典型案例
日前,中国联通推出流量银行,此前中国电信推出了流量宝,中国移动的流量800等等,都是流量货币化的实质性探索。
作为虚拟运营商的京东推出了京东购物送流量也可以看作是流量货币化的重要一步,当然,京东还只是停留在发行阶段,并未开通用户在京东卡上的流量购物。
其实,最早将流量货币化成型的是巴士在线。此前,虚拟运营商巴士在线推出“10020流量银行”主打卖点是流量收益,该业务由B2C的产品“流量宝”与C2C的“流量市场”两大模块组成。用户通过购买合约期内的“流量宝”产品,可以实现购买流量的本金在无风险的基础上获得12%以上的年化收益;在C2C的“流量市场”,巴士在线的170用户可以将流量进行交易实现变现。
流量货币化的主要特征
通常来说,流量货币化指的是,用户持有流量,通过流量购买移动互联网服务,同时用户也可以将流量自由交易,对于包月的用户每月消耗的流量并不固定,不足的流量可以向用户或服务机构购买,多余的流量也可以交易给其他有需求的用户。
因此,流量的货币化应该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流量可赚取:通过下载或其他付出,用户能够赚取到可支配的流量,而不仅仅是通过货币来购买。
2、流量可累积:流量是个人财产的一部分,可以进行累积,不会存在到期清零或上限封顶的限制。
3、流量可收益:未使用的流量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收益从而保值增值。
4、流量可买卖:既然是个人的虚拟财产,流量的买卖就不应该被允许,但会有一定的程序和限制。
5、流量可转赠:将流量转赠或共享都应该是被允许的行为。
6、流量可消费:作为具有网络消费上一般等价物属性的流量,可以在虚拟网络环境下兑换商品,从而实现消费的目的。
7、流量可继承:流量的所有权归属用户,当用户换套餐、换号或换运营商时,这些流量应该可以被带走或通过特定的形式进行兑换。
流量货币化对运营商的好处
1、流量货币化从短期看可以缓解社会压力,是流量不清零政策的自然延续,给用户更多自主权。
2、从长期看,流量货币化是运营商掌控移动互联网时代财经中枢大权的关键行动,通过货币化的流量在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分配和支付交易中拥有主导权。
3、流量货币化对智能管道的建设有深远的正面意义,以后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需求自主购买流量,还可以让用户根据业务的需求选择使用高流量应用还是低流量应用,也能够让运营商全方位的推动流量的智能匹配。
4、流量货币化也会促进移动互联应用的使用,客观上有助于流量的健康增长,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调整使用强度。
5、流量的赚取客观上会促进运营商后向收费模式的成熟,作为避免哑管道的重要手段,使移动互联网的前后方链接起来。
6、流量的货币化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密不可分,是运营商互联网思维下的产物,能够帮助运营商探索更多的未来新业务模式。
流量货币化也存在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将流量定义为移动互联网系统内的一般等价物、虚拟货币,那么就能更好的解决现阶段流量不足和分配的问题,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增加,相应的向市场投放对应的流量。
1、流量货币化等于是承认了客户对流量的所有权,从而彻底改变了套餐的消费的资金属性,这将彻底改变运营商与客户的关系结构。
2、由流量的所有权变更会衍生出流量的转售、赠与或者继承问题,一系列的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3、流量看似是累加或者延续的,但流量的积累却并非线性,由于运营商营销政策的变革,流量的单位价值一直在变化,也就是货币的贬值,价值的转换将出现争议。
4、流量的货币化是敏感项目,已经演变为一种虚拟货币,那么问题来了,发行的依据是什么,是否要成立流量中央银行。
当然,流量的货币化并不等于流量成为货币,至少在现在还没有成熟,未来如果解决了流量发行的依据问题,流量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的虚拟货币也十分有可能。
流量货币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1、用户对流量使用的全流程自由控制,购买、赚取或消费、交易都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这对系统支撑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也需要未来运营商之间合作平台建设。
2、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建设决定流量的货币化使用范围与价值体现,如果没有足够的移动互联网用途,流量货币化就成了空谈。
3、用户作为市场上流量的持有者,自己决定消耗多少流量购买互联网服务,实际上就是用户对互联网服务的自我定价。
4、需要筹备建立所谓的流量央行和支付结算机制,否则流量货币化将出现危机。
免责声明:流量货币化,交易背后的比特阴影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