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 渔民不跟鱼鸟争食
15.06.2016 08:35
本文来源: 林业网
洪泽湖 渔民不跟鱼鸟争食 船尖破开水面,在洪泽湖上缓缓而行。站在船头眺望,视野中遍布绿色的水生植物,迎面吹来的风带有湿润的清香。
“看!那只一闪而过的就是白鹭。”江苏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鄢化雨手指远方对记者说,“要是你们冬季到湖边走走,能在水面上看到一群黑压压的越冬候鸟。随着湿地环境的不断改善,很多候鸟甚至不再将洪泽湖当作‘中转站’,而是以此为栖息地。”
有人拍到86只东方白鹳,这是近30年来从未见过的
位于江苏省泗洪县的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近75万亩,是我国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代表,承担着湿地生态、国家珍稀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的保护职能。
据鄢化雨介绍,目前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534种、浮游底栖动物152种、鱼类68种、鸟类14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小天鹅、鸳鸯、短耳鸮等12种。
去年11月,有人拍到了86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这是近30年来都没在洪泽湖出现过的场面。
此外,长期以来,洪泽湖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水体、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障南水北调东线送水水质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退渔还湿,逐渐恢复了“淮水千里过洪泽,连天荷花施粉出”的美景
如今秀美的洪泽湖湿地也曾经历过大量养殖破坏水面、乱捕滥捞频发的年代,后来随着相关部门重视,退渔还湿得到落实,才恢复了“淮水千里过洪泽,连天荷花施粉出”的美景。
“那时候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养殖围网,还有不少乱捕滥捞的。水面上横七竖八的网格,使鸟儿根本不愿意也不能在这里栖息。养殖的螃蟹、龙虾等杂食性动物几乎吃光了水草,破坏了整个湿地的生态平衡。”近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来到这里时,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监测科科长李爱民,对十几年前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为改善环境,保护湿地,2004年,洪泽湖开始退渔还湿。截至目前,共完成退渔还湿、生态修复面积9.2万亩,安置渔民1600余人。与此同时,政府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2015年查处乱捕滥捞等违法案件50余人次,查处买卖野生动物案件36起,清除地笼等捕鱼工具5000余件。
经过治理,洪泽湖水质明显改善。湿地内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各类水生植物是天然的水质净化器,能吸附转化有机物重金属,它们的恢复,让湿地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据李爱民介绍,现在洪泽湖一年能迎来30万只候鸟。
“今年洪泽湖湿地计划完成退渔还湿、生态修复2万亩。”鄢化雨说,在打击滥捕偷猎和破坏湿地生态资源等违法行为的同时,洪泽湖保护区会继续提升生态旅游品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补偿、社区共建,人们不再跟大自然争资源
“划了生态保护红线,还要落到实处。保护区只有‘区’不是真正的保护,还要有具体的保护办法。应该鼓励老百姓参与环保,实现生态和民生的双赢。”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巡视员何嘉平说。
段广军是记者所乘船只的船长,今年58岁,是位“老养殖户”,从1997年就开始在距洪泽湖五公里的镇上养殖螃蟹。1999年11月,他来到保护区从事巡护、接待和开船的工作。
“我刚来的时候,这片湖里都是螃蟹塘,被一格格地围起来。还有好多逮鱼、捕猎的渔民。”段广军回忆道,“后来保护区开始退渔还湿,变化特别大,对洪泽湖的生态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们这些老养殖户都觉得,湿地保护太重要了。再不保护,湿地就会失去生命力,大自然也会失去它原本的美。”
养殖户观念的转变,离不开保护区推行的一系列举措。李爱民告诉记者:“除了每亩1500元的生态补偿,我们还跟沿湖居民签订了社区共建共管协议,循序渐进退渔还湿,发展生态产业和旅游业。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让百姓得实惠,老百姓不用再跟大自然争资源,反而能用保护资源的方式获利。”
据介绍,洪泽湖是过水性湖泊,每年涨水时,正好是螃蟹繁殖的季节。如果上游来的水质量差,就会影响繁殖。如果水太大,一夜之间螃蟹就可能被冲没了,养殖户会颗粒无收;而如果干旱、水位太低,养殖收入也会受影响。“以前渔民们靠天靠水吃饭,风险很大,现在发展了生态产业,能降低风险,实现稳定增收。”李爱民说。(记者 赵贝佳)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5.06.2016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