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二十周年暨法硕校友论坛活动举办

27.04.2016  08:57

4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二十周年暨法硕校友论坛活动在逸夫会议中心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副巡视员王红,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香港中联办法律部部长王振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校友会会长王景荣出席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法学院教师代表和近400名校友代表参加大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担任本次大会主持人。他首先欢迎法硕校友们回家,并代表法学院师生欢迎、感谢到场嘉宾和校友。他强调这次大会以校友为中心,会议不设主席台,嘉宾和校友共坐台下,感受会议盛况,并表示人大法学院永远是校友们的精神家园。

会议首先播放了人大法硕教育20周年纪念视频。纪念视频沿着时间的脉络,回顾了人大法硕教育二十周年的历程。人大法学院老师和校友代表共同通过纪念视频披露心声。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在视频中表示,人大法硕教育硕果累累,成绩显著,希望人大法学院能够总结经验,开创新局面,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法学院王轶教授祝法硕教育越来越辉煌。北京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宋鱼水作为校友代表,表示自己的人大法硕学习生涯过得十分充实,能够将所学运用于案件,提高了自己的办案水平。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岳琴感谢人大法学院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她认为在人大法学院学习的阶段是最值得记忆的美好时光。2013级法律硕士在校生卢筱佳认为人大法学院是理想和现实能够完美结合的地方,也是每一个法硕人停驻和休憩的港湾,她祝愿每一个法硕人前程似锦,也祝愿法硕的明天更美好。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大法官通过视频表达自己对此次会议召开的祝贺,并向从事法律硕士教育学位的老师们表示敬意。他希望人大法学院能够携手铭记传统、开创未来,共同谱写法硕建设华彩乐章。视频尾声,韩大元院长感谢到场来宾,并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实施依法治国,人大法学院面临机遇和挑战。他强调,人大法硕是法律共同体,希望校友体现人大法律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法律人应该追求的理想,为人大法学院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法学院而作贡献,共同努力,期待人大法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阎芳副书记宣读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大法官贺信。肖扬大法官祝贺此次法硕教育二十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并向法学院师生、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投身法硕教育的老师们致以崇高敬意。肖扬大法官指出,当前法律硕士教育广受社会关注,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人大法学院作为首批设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高等院校,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肖扬大法官强调,随着法治事业向纵深推进,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机遇、新的任务为法律硕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对人大法学院寄予厚望,希望人大法学院以二十周年为起点,不断创新,为法硕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创造新的贡献。

伊志宏副校长致欢迎辞。她对到场参加本次庆祝大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向老师和管理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关心学校发展的法律硕士校友们。她指出,法律硕士专业的开设在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充分肯定了人大法学院设立法律硕士专业后,二十年来年取得的巨大成就: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先设立法律硕士专业,20年间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全面发展,培育了近6000名法律硕士,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伊志宏副校长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对法律硕士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伊志宏副校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也将进一步加强对法学人才培养特别是专业学位工作的支持,希望人大法学院要发扬传统、保持优势,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法硕教育质量,使得法硕教育工作继续引领全国法硕事业的发展。

王景荣会长向校友们对母校发展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在人大法学院发展的各个阶段,广大校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人大法学院的深情与厚爱、关心与支持,这种难能可贵的感情与精神已经内化为人大法学院星火相继、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校友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为母校人大法学院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王景荣会长强调,校友会将持续为各位法硕校友提供沟通平台,构建出有人大法学院自身特色且符合校友实际需求的校友工作体系,竭诚为校友、母校、社会和国家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联络、团结和凝聚广大校友的力量。校友会的发展离不开法硕专业校友们的团结和奋斗。王景荣会长号召校友们时刻牢记人大法律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共叙校友情谊的同时,共同关心学院发展,共商法律硕士教育发展大计,为把法学院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法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红副巡视员代表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向人大取得的法律硕士教育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她回顾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而建立的法律硕士专业的历史。她肯定了人大法硕教育的引领作用:20年来,法硕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人大法学院的法硕教育更是具有人大特色,为全国法硕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此外,她表示当前的社会环境对法硕教育既提供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希望人大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抓住机遇,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贡献。

王振民院长以校友和兄弟院校院长的身份出席论坛,对人大法学院法硕教育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认为法硕教育弥补了以前法学教育的不足,改变本科层面过于理论化,政法不分的局面。中国法硕教育的创立符合中国国情,并且影响了周边国家。他指出中国法硕教育有三大贡献:第一、法律硕士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符合我国依法治国蓝图的需求;第二、法硕教育让中国的法学教育由纯粹的学理教育转变为专业教育;第三、法硕教育专业的设立改变了许多学子的命运,为本科不是法学专业但是有志于从事法律领域的人才提供了机遇。

韩大元院长向校友们介绍了法律硕士教育二十年来的发展情况。他回顾了法硕教育从无到有,从设施简陋到完备的奋斗历程。他表示人大法硕教育的探索、实践,已经体现在近6000位法律硕士毕业生身上。在致辞中,韩大元院长感谢参与制度设计的老前辈,为创立法律硕士教育制度而自豪。此外,他表示人大法学院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希望校友们能够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法学院的发展,也希冀校友们拥有一颗始终坚持正义的心。

2015年度法治人物、全国最美基层法官,2000级法硕校友、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刘黎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首先风趣地表示,人大法学院桃李满天下,要为法学院的累累硕果点赞。她感谢法硕教育帮助自己寻找到法律之门,也让自己十几年来不忘初心,化解一个个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刘黎校友强调了法律思维的重要性,认为这也是当前法学教育培养的重点。

法学院徐阳光副教授作为在校教师代表发言。他回忆了作为首届苏州校区法硕班主任的经历,表示是优秀的法硕校友让他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人大荣誉:十佳班主任,也获得了现在的发言机会。此外,他对校友们提出建议,不要被工具理性占据头脑,常回母校看看,回忆当初的梦想,保留一份真诚的法学情感。

2014级法本法硕于建新代表在校生发言。于建新表达自己对校友们杰出贡献的自豪情感,他认为自己作为人大法硕在校生是幸运的,校园里师资雄厚,设施完备。于建新表示自己六月份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是一名准校友。他感觉更加幸运,因为法硕学子能够以母校为强大后盾,在各位前辈们努力开拓的法治道路上,大展拳脚,努力前行。

会议表彰颁奖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冯玉军教授宣读了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贡献奖、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和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管理工作者名单。朱力宇教授和范愉教授获得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贡献奖;史彤彪、赵晓耕、李元起、谢望原、冯军、叶林、黎建飞、金海军、王宗玉、朱大旗、李艳芳、汤维建、李学军、韩立余、刘瑞起等十三位教师获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荣誉;郝晓明、胡林林、钟小红被授予人大法学院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管理工作者荣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宣读了人大法硕优秀论文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名单。卢正丽获得优秀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特别奖;黄鹤等二十五位法硕学子荣获优秀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奖;杜焕芳等二十八位指导教师获优秀法律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林嘉书记宣布人大法律硕士校友会第四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长名单,也为往届校友会的校友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宋鱼水和陈岳琴校友担任法律硕士校友会荣誉会长;李永强担任法律硕士校友会会长;王立君等十三位校友担任法律硕士校友会副会长;郑水富、董山呼担任法律硕士校友会秘书长;张帆等3位校友担任法律硕士校友会监事长。法学院领导为校友会的任职人员颁发聘书。

法硕校友会新任会长李永强在发言中首先感谢人大法学院的培养,让校友们学到了知识,更坚定了为国为民、公平正义的理念,也感谢此次活动的举办,得到了法硕校友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本届校友会将搭建桥梁,积极组织对外合作,也代表法硕校友会祝福母校、祝福法学院更加美好。

陈岳琴、胡祖文、刘炳言代表法硕校友会向母校赠送了纪念礼物。三位校友代表分别朗诵了法硕校友们为法学院法硕教育20周年的赠词,以庆祝人大法硕教育二十周年。

23日下午,法硕校友论坛两个分论坛继续召开,论坛主题分别是“法律硕士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和挑战”与“律师教育与职业规划”,明德法学楼二楼大厅也展览了《人大法硕教育20年校友照片图片展》,校友们积极参与了论坛活动和照片展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