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我们是实力派

13.12.2016  17:21
致力于全球荒漠化治理
治沙,我们是实力派   11月29日,兰州。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内,多个领域的治沙专家正在进行一场学术研讨。
  这样的讨论和探讨已经在这里进行了无数次。
  1959年,为响应全国治沙会议“向沙漠进军”的号召,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开展防治河西风沙危害的科学研究。
  一群戴着眼镜、扛着塔尺、提着仪器的书生走进了民勤西沙窝,在沙井子支起帐篷,安营扎寨,开启了甘肃人民科学治沙的序幕。虽然地处闭塞的沙区,但是研究所仍然坚守风沙一线、打造了一支吹不散的“科学治沙队”。
  这支队伍经历了各种“风暴”,越战越勇,不断壮大,从37人增加到127人。
  近几十年,留学回归12人,招聘引进20人;博士26人、硕士40人、本科34人;正高级20人,副高级4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省领军人才8人,并特聘郑度、任继周、郑晓静、南志标4名院士和11名客座研究员。
  一所好的科研院所,不仅仅需要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科研实践,在这方面他们有着突出的优势。
  “我们在沙山堡建成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成为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前沿防沙治沙的桥头堡。有试验地2300亩、林地12600多亩、苗圃1000亩、草地1000亩,办公住宿2141平方米,水电设施齐全,交通通讯便利。”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世增博士介绍说。
  如今,不仅仅是民勤,也不仅仅是武威,白银、敦煌……一批批治沙试验站陆续联合建立,大量先进的治沙技术在这里得到验证,众多成熟的治沙科技成果通过这里示范推广。
  凭借四十五年定位研究和治沙成果的支撑,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建成全国唯一依托省级研究所建设的“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创造全国第一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西北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国家对外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引进外国智力成果转化基地又相继建立;浓墨重彩的是建成目前我国荒漠化防治领域仅有的“甘肃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为甘肃治沙的一面旗帜。
   参与国际荒漠化治理
  近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7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交流,与130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合作研究;600多位国外专家、官员来所考察学习,30位专家出国交流;执行了38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举办43期国际培训班,将中国治沙技术推向了世界。
  针对中国干旱区农林业技术需求,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相关机构合作,引进教学人员,举办了18期外援技术培训班,培训了我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了一批农林业先进技术。
  刘世增说,中国的治沙,既有援外,也有外援,一直都是互有借鉴。
  随着中国荒漠化治理水平的不断进步,科研和产业治沙等不法的加快,中国也不断在国际荒漠化防治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了先进的治沙技术,中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国际化荒漠化防治。
  该研究所自1993年起代表中国政府成功举办43期“荒漠化防治、生态恢复、产业发展、绿洲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等援外技术国际培训班,其中仅承担商务部国际培训班就有来自五大洲76个国家的765名官员和学者参加了培训。
  培训课程的内容涉及好几大方向的培训内容。包括荒漠化研究、 荒漠化防治技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退化的恢复以及水资源项目,等等……
  “我们之所以能持续这么多期,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我们的技术水平居于国内前列,在有些领域也位于国际前列。此外,我们的技术队伍比较均衡,老中青三代专家都有;我们的科技站点为学习提供了极佳的实践基地。来自各国的学员,可以前往实践基地,实地看沙区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包括沙产业的发展。”刘世增说。
  在实践方面,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拥有的17个站点覆盖了从极端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所有地貌,培训中1/3的教学,2/3的时间考察。
  治沙研究所荒漠化培训负责人、研究员刘虎俊介绍称,培训的实际效果,是荒漠化治理国际培训班能一直持续进行的重要原因。培训由国家部委牵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负责组织。以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培训为例,每年培训班结束,商务部都要进行项目评估,请学员评价培训效果。
  许多外国小伙伴们都认真的给课程“打了分”。
  2002年培训班中,来自马其顿的学员DANA女士在其报告中写到:“我曾在其它国家参加过培训或研讨会之类的学术活动,这次培训班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这里的条件相对较差,但研究所职工的热忱和敬业精神使培训班举办得很成功,我在这里一点都没感觉到孤独和寂寞,相反我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这次培训班不仅仅是报告,而且将我们带到了试验站,让我们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去了解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是如何治理沙漠化,并取得如此成就的。我相信这次旅途给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很难得的经历。有些东西其实很难用语言表达,但是我们的内心都有感受。你们可以从基础科学起步,利用科学仪器,创造出这么多成就。这也启发了我们,今后我们可以做得更多。”2011年参加“发展中国家沙漠化研究与治理技术培训班”的沙特学员FAISAL MAKKI M AL ZAWAD这样评价这期培训班。
  2016年参加“2016年发展中国家流沙固定与风沙灾害防治研修班”的缅甸学员Ye Htut Aung在他的研修班评价报告中写到:“课程非常棒,内容也非常适合我的国家,中国非常棒,而且中国的人们友好而和善良。”
   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刘世增和团队回忆,在培训中,也有很多感人的瞬间。
  在中国和乍得建交那一年,他们的培训班来了一个乍得的女学员,在之后的入学体检中,他们才发现这名学员怀孕了,并且即将临盆。
  他们就马上联系了当地最好的医疗资源,来到中国一周后,这名女学员就临产。然而,在生产时,居然难产了,于是治沙所果断将该名学员转到兰州陆军总院,进行了精心的救治,于是这名女学员产下了孩子,母子平安。
  然而,在生下孩子以后,因为非洲的天气比较温和温暖,和甘肃差异很大,于是他们又给学员调理好了身体,最终这名学员抱着孩子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在走得那天,这名母亲哭了,非常感激,说等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一定要带他到中国再来看看这些帮助和支持过他们的善良的中国人。
  一个巴基斯坦的助教,YOUSAF JAMA,是巴基斯坦丝瓦比大学(Swabi)助理教授,他在巴基斯坦的专业是农业,今年,他参加了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优才计划,这个计划是由中国政府来提供奖学金,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
  “在巴基斯坦,我自己的研究领域是农业,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比较多。除了在这边,我还在甘肃省武威市做一个风洞试验。采取不同的模块来检验风吹沙的速度和大小。我很重视这次学习机会,从今年4月份来到中国,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治沙研究所的专家们指导我的试验和学习,给了我很多指导。”YOUSAF说。
  同样也参加了荒漠化治理的国际培训班,他也是其中的学员之一。
  “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水平的在国际上是不错的,而巴基斯坦在这一块儿的,措施并不算太多,这是很有意义的经验,撒哈拉、巴基斯坦的荒漠化水平都比较厉害,通过这一年的学习研究,我需要把实验的数据和试验的情况记录下来,发表文章,中国团队的老师们都比较支持我。”
  他还谈到他的三个孩子和他的妻子,说他们也是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来到中国,而且非常喜欢中国。
  “我的妻子和孩子来到兰州的时候,我非常的开心,而且就算我去武威出差,我并不担心他们会遭遇什么,这里没有恐惧,非常安全,中国人非常的平安,也很敬业,是很勤奋的,我会继续我的研究工作,不仅要在科研方面的运用,还要把这些知识和技术都带给学生,希望这些荒漠化防治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能更好地在巴基斯坦得到应用。也祝福中国越来越好。”
   非洲水行动:帮助小伙伴们种树
  2010年至2014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执行了“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非洲荒漠化国家防治沙漠化技术合作与沙产业开发”项目,这个项目着力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那次项目合作,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完成了尼日利亚、肯尼亚、尼日尔的技术人员培训,共培训当地技术人员与农民技术员300余人。
  “所到之处他们都很欢迎我们,来得学员多数是农业、环保部门的官员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感觉他们很热情。”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纪永福介绍道。
  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是影响尼日尔、尼日利亚等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其中干旱和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其农牧业生产最主要因素。而中国尤其是作为中国沙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甘肃,在治理干旱和防沙治沙方面的探索近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那次行动,项目组帮助尼日利亚进行治沙与沙产业技术示范。
  通过筛选机械与植物材料,选择当地农林剩余物材料做沙障,进行了机械固沙。
  他们还选择阿拉伯胶树、苦楝、桉树,结合当地树种进行了恢复和重建热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技术示范,示范面积10公顷,并在项目区建立自动气象站1座、家庭太阳能供电系统1处,用于项目调查和数据下载的GPS、电脑5台套。
  在尼日尔,他们带来了我国的塑料沙障固沙技术和雨水集流鱼鳞坑造林技术,还进行了荒漠区治沙造林技术示范,示范面积5公顷。并指导和示范了我国先进的谷子栽培技术,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和双垄覆膜沟播技术等。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研发的被称之为旱作农业一项优秀技术,集雨、保墒、抗旱、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当他们带着这项技术去尼日尔时,尼日尔人民很欢迎。”刘世增说。
  是啊,因为在小伙伴的眼中,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种子,更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