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体系基本建成 提高河湖生态环境质量

09.12.2016  00:04

  中新北京网12月8日电 (记者 刘文曦)今年6月,《北京市实行河湖生态环境管理“河长制”工作方案》出台。海淀区作为“河长制”先行者,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记者8日在海淀区的北旱河看到,现正值非汛期,河道虽已干涸,但道面平整、干净。“河道的清淤和垃圾清理工作已经结束,”北旱河的“河长”苏建华告诉记者。她表示,实施“河长制”以后,他们每天都会对河道及周边的道路进行巡查、保洁。“河道周边的草都严格控制在50公分左右高,超高的需及时修剪,保证沿河道路的整洁实际上是从源头控制了河面的整洁。”苏建华说。 

  在北旱河沿岸,一块儿公示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公示牌上写了河道名称、管护起止点、责任单位及电话、管护单位等信息。“市民一旦发现破坏河湖水环境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拨打上面的电话进行举报。”北京市水务局工程建设与管理处赵翔介绍道。他表示,在接到举报后,属地“河长”协调城管、水政等执法部门立即查处违法行为,污染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 

  目前,北京市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将全市88座水库、425条6414公里河道全部纳入检查范围,每月对2298个点进行检查。赵翔表示,自“河长制”实施以来,水环境污染问题率较去年同期减少,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今年6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实行河湖生态环境管理“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以建立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及巡查、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为重点,落实区、乡镇街道属地政府河湖环境“三查三清三治”(查污水直排、查垃圾乱倒、查违法建设;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治黑臭水体、治面源污染、治两岸生态环境)的管理责任。(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