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油茶产业再次升温

10.07.2015  01:41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今年再次升温。从上到下,均看好油茶。一方面,发展油茶有利于精准扶贫、加强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基层百姓则看好它能增收致富、美化家园。
   政策扶持
  江西发展油茶产业,首看宜春。
  2009年,宜春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成立油茶局。紧随其后,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并落实专人和经费。
  为解决前期投入问题,从2010年起,江西省设立了5000万元省级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油茶低产林改造、新造林、种苗生产和科技项目等。而从今年起,全省又整合各类资金3.1亿元,将油茶新造林的补助标准从每亩200元—300元提高到500元。
  同时,各级政府也纷纷给予扶持。宜春市、县两级财政对新造油茶林给予每亩100元—500元补助,对油茶低效林改造给予每亩50元—150元补助,同时统筹相关国家及省级项目,扶持发展油茶。
  丰城市从2008年开始对新造高产油茶林进行补助,验收合格的新造高产油茶林平均每亩补助450元,从2011年起,每亩补助增加到550元。
  高安市相城镇新造油茶林每亩享有国家补贴300元,镇政府利用退耕还林项目资金,每亩增加补助400元,基本能够满足农户油茶初种资金需求。
  除此之外,还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截至2014年,国家累计下达江西省国家油茶项目建设任务143万亩,建设资金3.66亿元;累计下达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项目建设任务93.1万亩,建设资金2.48亿元。
  据统计,目前,江西省油茶种植面积超过130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累计发展高产油茶林330多万亩。
   多重保障
  油茶发展,良种先行。
  2009年,江西省出台《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办法》和《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实施严格的苗木生产和项目用苗管理。而后,又出台了《油茶采穗圃营建管理技术要点》《油茶造林作业设计规范(试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油茶树整形修剪技术规程》等地方规程,对油茶各生产环节技术要点进行规范。
  技术推广的关键是向农户普及。自2012年起,江西省林业厅组建专家队伍,每年在全省开展油茶科技服务活动,并逐步形成由专家统一制定技术标准、特派员监督指导、指导员具体实施的技术服务体系。
  据悉,3年来,开展送油茶科技下乡100余次,编印发放油茶技术资料6万份(册),培训林农及技术人员1.5万人次;建立油茶科技服务示范点60个,指导新造高产油茶林150多万亩。
  不仅如此,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
  此外,还招商引资并鼓励企业开展规模经营,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以突出示范作用。如宜春,先后引进浙江海亮集团、上海御润坊、广东茂林、宜春沐阳、江西正邦等35家企业,带动参与油茶产业开发的农民多达12.3万人。
   打造品牌
  如今,随着江西省栽植油茶的面积不断扩大,那么,进入盛产期后,会不会出现大面积滞销?
  “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江西省林业厅厅长阎钢军表示,油茶发展不是加工能力和市场容量问题,而是原材料供应不足。
  “吃不饱。”江西省天玉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鄢国权说,油茶籽、鲜果、油茶饼等原料每年的收购量在1万吨左右,仅能满足1/3的产能。
  产业发展后劲足的原因,在于不断提高的油茶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知名度。
  据鄢国权介绍,天玉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茶油生产线,1吨茶籽可榨出30%毛茶油,通过精炼可得90%精茶油。同时,还将生产茶油的副产品脂肪酸制作成7种衍生产品,部分衍生产品出售给精细加工集团,又可再加工为涂料和洗涤用品。
  江西星火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油茶壳等废弃物开展香菇、海鲜菇等食用菌培养,目前第一阶段试验已经取得成功,预计投产后每天可培育食用菌2万瓶。
  目前,江西拥有规模油茶加工企业50多家,年加工精炼茶油能力21.2万吨。其中,年加工茶油能力5000吨以上、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江西油茶”,成为江西林业产业发展的一张全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