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永做客文新论坛讲述中日关系历史

03.12.2014  00:19

   清华新闻网12月2日电 (研通社记者 宾嘉钰 韩靖北 丁泽 ) 11月25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中日关系问题专家刘江永做客第83期文新论坛“东亚无战事——从1935年华北事变看当今东亚国际关系”,从历史对比的角度讲述了中日关系历史。

文新论坛活动现场。

  刘江永从1935年华北事变的历史事实入手,提出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伊藤博文对华政策具有相似性的观点。他谈到,从出身、钓鱼岛问题、对待靖国神社的态度和针对中国的合纵连横等方面来看,安倍晋三是二战后日本首相中与伊藤博文相似度最高的人。这样的相似度,决定了目前对华政策,以及中日矛盾的某些现象和甲午战争前十年的相似性。在甲午战争120年后的今天,这些历史相似之处向世人提出了警示。

  在讲座中,刘江永还从今年中韩两国共同纪念安重根义士的事件出发,谈到东亚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的斗争和当年东亚各国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他指出,中美俄日四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峡两岸、朝鲜半岛未来局势走向,值得我们关注。

刘江永讲述长州藩的军国主义思想源流。

  在谈及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刘江永通过讲述他和日本学者交流的经历,展示了大量的事实和资料。他通过史料指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无可置疑,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历史上出版的地图,都印证了这一点。

  在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环节中,刘江永就美国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未来日本政局的走向、日本人民在日本政局变化中的作用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论坛活动,也是清华大学2014年研究生纪念“一二·九”运动79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通过对于中日关系历史的深入剖析和对比,以史为鉴,让广大同学深刻审视历史,理性看待当今国际关系,引领校园思想,促进历史观价值观塑造。

  由校研究生会主办的“水木清韵·文新论坛”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自2005年起推出的系列活动,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结合文化热点,邀请各领域的学者、资深人士,向清华学子传递人文精神,开拓人文视野。

供稿 校研究生会  学生编辑:长松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