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焕“绿”颜 京津冀共建“生态好”

24.02.2019  15:10

2019年2月20日,园博湖河面结冰。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杜燕)“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如今,昔日盛景正“”回大众视野,今年底永定河水有望由上游蜿蜒百余公里直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附近,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 

  永定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5个省市区,全长759公里。其中,北京段长170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条北京的“母亲河”持续断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甚至在永定河入京的咽喉位置,黑绿色的污水从上游涌来,官厅水库在1997年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 

  为改善永定河沿线生态环境,官厅水库永定河入库口附近的黑土洼人工湿地工程于2004年8月运行,处理进入官厅水库的受污染水体、削减入库污染物总量;自2009年起,北京利用一条循环管线带起门城湖、莲石湖、园博湖、晓月湖、宛平湖五个湖,重唤“母亲河”生机。 

  站在园博湖岸边,北京市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组负责人胡明罡指着已经结冰的河面,称这里曾经一度断流、干涸,河道内沙坑遍布,挖空的河床被当成垃圾填埋场。而春暖花开之后,这里将水清、岸绿、景美、蕴深,更有黑天鹅在此栖息。 

  不过,永定河生态功能仍是局部改善。 

  京津冀地域相连,大气和水环境连为一体。曾经“各管一段”的治理方式,让永定河上、下游治河效果难以同步发挥效益。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永定河等六条重点河流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是重要内容之一。 

  2016年,中国三部委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创新协同管理机制,京津冀晋四省市政府是责任主体,并组建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负责具体工作,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 

  2017年,官厅水库八号桥水质净化湿地工程开建,这是北京市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中首个开工建设的湿地项目,旨在从源头上改善官厅水库的水质与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永定河发源地之一山西省境内的桑干河开展“清河行动”。 

  截至2018年底,桑干河一改往日“河床见底风沙扬”的面貌,出境水质达到国家四类标准。2018年以来,永定河上游山西、河北已向北京市集中输水1.2亿立方米。 

  胡明罡称,截至目前,官厅水库蓄水量已达5.3亿立方米,创近20年新高。 

  京津冀携手共治,将让永定河“”动起来。 

  他透露,随着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各项工程建设开工,今年底,北京段170公里的永定河有望恢复贯通。届时,上游水流将蜿蜒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附近。更为重要的是,永定河沿线将新增8万亩湿地、18万亩沿河森林和300公里滨水绿道。 

  他称,到2020年,永定河将恢复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大幅提升永定河及沿线生态环境品质。 

  古老的永定河,不以行政区划为边界,它的“复活”是京津冀生态共建的成果之一。 

  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指出,五年来,京津冀生态领域率先突破,生态环境治理联建联防联治,为三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019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刘伯正透露,今年,京津冀将深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实施污水治理行动方案,保护好密云水库,继续加大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力度,力争早日实现“蓝天、碧水、绿树,蓝绿交织,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完) 【编辑:陈建】